第51章 天下战火稍平缓(第3/5页)

其实使臣如果随意去寻个黔首问一问,就能得到许多会令他惊骇的消息。

比如刘盈的存在。

就算刘邦有意让黔首禁止谈论刘盈,但悠悠众口,哪是禁得住的?

沛丰的乡亲父老都笑话刘邦把刘盈气哭了,对荥阳之战中刘盈的功绩津津乐道。若使者去打听,他是绝对能打听到的。

“只是项梁的使者,居然比秦始皇的使者还瞧不上黔首。”刘盈对一个刚到沛丰的客人道,“那疑似蒙毅的秦国官吏考察我阿父的品行时,还问了几个黔首呢。”

那人紧了紧披在肩膀上的毛皮大氅,面白如纸,只两点嘴唇殷红如血:“虽然我厌恶秦始皇,但是秦灭楚,不是楚灭秦,楚国的贵族自然比不上秦国的贵族。”

刘盈语气古怪道:“啊?这样吗?那韩国……”

张良垂首,微笑着瞥了刘盈一眼:“韩王比不过秦始皇,韩国官吏也比不过秦朝的官吏。我张家几代为相,都是庸碌。”

刘盈:“……”

刘盈不高兴了。你别这样,你都自嘲完了,我怎么赚经验值啊?

刘盈噘嘴:“你把我的话都说了。”

张良微笑道:“可是心里不开心?”

刘盈抱着手臂哼哼:“你等着!我总会想到办法气到你!”

说完,刘盈就抛下客人,做了个鬼脸跑了。

刘邦欣慰:“不愧是子房,你是唯一制得住盈儿的人。”

张良摇头:“不是我制得住他,是他很聪明。你的儿子就算惹人生气,也是故意踩在别人不会和他计较的点上。即使生气,被他气的人也不会厌恶他。生气就只是生气,不是愤怒。我会生气但不会愤怒的事,已经在心里想了无数遍,他才失败。”

刘邦得意:“那竖子就是鬼精鬼精,仗着别人不和他一般计较,四处顽皮。”

张良看刘邦得意的神情,不由莞尔。

他刚到沛丰一日就发现,不愧是刘邦在薛县哭着想念的人,刘盈确实令人头疼,也确实招人疼。

刘邦将麾下都介绍给了张良。

张良细心地与他们交谈。那些人的话里总免不了提刘盈几句。

其大致都是“盈儿有点顽皮,但心不坏,请不要和他一般计较,绕着走就成”。

刘盈在上学。他还没见到刘盈,已经有十几人提前帮刘盈向他道歉。

这虽然说明刘盈确实令人头疼,但又何尝不是这些人都自认为是刘盈的长辈,对刘盈很是亲近?

“没想到你会来沛丰。若早知道,我就好好准备一下。现在沛丰马上要秋收,又在补种大菽,里里外外都很乱,让你见笑了。”刘邦看着乱糟糟的城池,有点不好意思。

张良笑道:“现在天下无一处地方不乱,沛公治下的黔首却在为种田收获忙碌。我看见了是会笑,但这可不是嘲笑啊。”

刘邦又得意起来:“那是。这都是萧何的功劳。他太忙了,我等会儿再带你去见他。唉,我去了估计又要被萧何骂。”

张良疑惑:“沛公为何会被萧何责骂?”

刘邦摊手:“他嫌我不做事还打扰他做事。”

张良朗声笑道:“那确实是该被责骂。”

刘邦挠挠头,跟着笑了,笑容颇像个地痞。

项家的使臣刚走,张良就代表韩王来拜见刘邦。

经过张良的劝说,项梁帮忙复立了韩国。

但复立之后,韩国想要扩张,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显然,韩国除了张良,没有任何有本事的人。而张良的本事也不在领兵打仗上。

张良不是不擅长军策,但他定了军策,总要人来执行。

韩国最大的问题是无将。

韩国就算回到七国争霸时也没将,张良想要寻个能用的将,实在是不现实。

在张良的努力下,韩国只能勉强在夹缝中生存,勉励支撑不被吞并。

听闻沛公救援魏国,张良对韩王说,他和沛公有一段缘分,要去拜访沛公,希望将来韩国若遭遇秦军,沛公能来相助。

其实张良说是来寻沛公结盟,实际上就是来沛丰小住,免得被韩国那群庸碌气死。

韩国地盘太小,躲在项梁身后,秦军不可能打得到韩王。

韩王又没有募兵的本事,简直就像是楚国的客卿,依附楚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