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4/5页)

“铁路的养护费可不是小数目,”叶满枝皱眉说,“物资供应站也要用这一段铁路,那养护费怎么算?”

“各管一段吧。主要还是能使用这条铁路的单位太少了,市里不愿意出这份钱。”

叶满枝放下筷子说:“这个好办。我听说市革委会要让蔬菜公司和土特产公司,在市里选址投建一个蔬菜土特产采购供应站,跨度10米,面积至少5000平米,可以储菜500万斤。”

“这么大?”

“对,这将是全省最大的蔬菜采购供应站,”叶满枝说,“现在供应站的选址还没确定,但安阳县也在考虑范围内,如果咱们这条军用铁路投入使用了,安阳县被选中的机会会更大。”

王造福为这条铁路跑了两年,体重增长20斤,扩展了不少人脉,也长了不少见识,早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

闻言,他接话说:“如果蔬菜供应站也能使用这条铁路的话,那就是三家单位共用了,市里可能会负责养护铁路。不过,也可能让咱们三家单位平摊。”

“别管铁路维护费怎么出,多引入一家总归是有好处的。”

想着即将到手的铁路,王造福有些坐不住地在桌下抖腿。

他快速将饭盒里的饭菜吃完,“我这就去市里一趟!”

“哎,你还是先去安阳县革委会吧,咱要帮安阳县拿到一个蔬菜供应站,总得让他们领情吧?最起码在铁路这件事上得让他们出点力,”叶满枝低声说,“而且今年还有不少厂子弟的工作没着落呢,如果供应站落在安阳县,那县里得给咱们厂20个招工指标!”

王造福放在桌下的双腿抖得更快了,他动脑子时,总会无意识抖腿。

安阳县的蔬果种植面积很大,果酱厂的原料就是从本县就地采购的。

有蔬菜供应,有空地,从县城通往市区的路面交通条件也不错,如果再有一条铁路,那安阳县被选中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他要是能给曙光厂弄来一条铁路,又能给厂子弟解决20个留城指标,那他的功劳就不亚于搞来电视机生产线的叶满枝了!

王造福没在厂里多耽搁,当天下午就往市革委会跑了一趟。

*

他去市里跑关系时,叶满枝和苗素芬则频繁去县革委会串门。

曙光厂为安阳县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必须得让县里知晓才行!

筹备供应站的时候肯定要招工,所以,一定要先招我们曙光厂的子弟呀!

几人天天往外面跑,下定决心要趁机将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下来。

幸运的是,王造福那两年吃掉的300块招待费没白花,20斤肥膘也不白长。

一个月以后,市革委会给出了确切消息。

全省最大的蔬菜土特产采购供应站,即将落户安阳县!

市物资局在各区县设立的综合性供应站也即将落成。

同时,恢复使用从曙光厂延伸出来的这段铁路,该铁路段正式从军用转为民用铁路。

拖拖拉拉了两年的事情,正式尘埃落定!

铁路使用权有了,厂子弟的留城指标也有了。

王造福干了件大事,彻底逆风翻盘,扬眉吐气。

全厂人都知道这条铁路是王副主任出面运作的。

尽管两年吃了厂里300块的招待费很让人诟病,之前没少被职工在背后蛐蛐,但人家这次将铁路申请了下来,那300块的招待费算是用到了正地方。

因此,大部分职工和家属都觉得,吃就吃吧,王副主任这次给厂里办了件实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最近王造福在厂里走路带风,红光满面。

当然,叶满枝的精神面貌也跟他差不多。

皮姆公司已经联系货轮运送生产线了。

两条生产线即将到位,铁路的使用权也攥在了手里,曙光厂的产值即将迎来井喷式的大幅增长!

每次想到火车、汽车不断在厂里进出送货的场景,叶满枝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你昨晚真的笑了。”吴峥嵘做证。

“不可能,我都没感觉。”叶满枝犟嘴不承认。

“你睡着了能有什么感觉?”吴峥嵘穿好衣服出门上班,临走前调侃道,“压一压嘴角吧叶主任,咱们尽量低调一点。”

“嘿嘿。”

叶满枝挥手跟他道别,吃过早饭就慢悠悠地出门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