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3/5页)

叶满枝也不知道,但她斩钉截铁地说:“暂时不用去,一切以你爸爸带回来的消息为准。”

闻言,小吴同志终于放了心,有心情讲她在座谈会上的见闻了。

纵使有些东西她没怎么听懂,仍然将会议内容给妈妈复述了一遍。

叶满枝听闺女讲了一刻钟,把茶缸递给她,问:“以后要是再有类似的会议,你还想去吗?”

吴玉琢灌了一大口凉白开,点头说:“想去啊!”

座谈会上有西瓜和水果糖,她跟伊伊都吃撑了!

*

叶满枝决定,以后家属院那边,凡是跟军属有关的大会小会,都可以让闺女出席,替她分担一下。

但单位里的会议,她还是不能缺席的。

在新一周的班子会议结束时,牛恩久宣布了一个消息。

“省委党校要组织一个‘理论骨干研究班’,主要是让领导干部提高理论水平的。省属各单位都有推荐名额,咱们厂也有一个名额,哪位同志想去提高一下,可以找我报名,大家都回去考虑考虑,这个研究班是脱产学习的,到时候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

叶满枝最开始并不想报名,汽水车间搬走以后,正式成立了宴席菜车间。

她这段时间工作挺忙的。

可是周如意却进来汇报道:“朱厂长去了牛厂长的办公室,好像是去报名的。”

叶满枝:“……”

今天是朱厂长伤后第一天上班,今早大家还疑惑呢,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朱厂长怎么才休养两个多月就恢复工作了?

合着是在这等着呢!

估计他早就听说了这个进修名额,特意回单位来报名的。

到时候一边在党校学习,一边恢复脚伤,两不耽误。

这算盘打得可太精了。

“还有其他人去找牛厂长吗?蒋厂长去了吗?”叶满枝问。

“没有。”周如意透露,“蒋厂长前年去市委党校轮训过。”

叶满枝迅速在心里盘算起来。

全厂能称得上“理论骨干”的人,肯定是党委书记或副书记。

牛恩久是书记,蒋文明和朱可海是副书记,他们仨是最有资格被推荐的。

但蒋文明前两年已经去理论班提高过了,那就没必要占用这个名额。

而研究班要脱产学习,牛恩久要是走了,朱可海很可能闹幺蛾子,所以看老牛在会上的意思,似乎不打算要这个进修名额。

看来看去,这个名额好像就只能给朱可海了。

他之前在厂里搞了两三个月的思想政治学习课,理论水平肯定是过得去的。

叶满枝觉得自己跟朱可海相比,被推荐的可能性比较低。

她只是党委委员、副厂长,平时关注更多的是生产,而党务工作跟她没啥关系。

不过,朱可海来厂里半年,三个多月抓思想政治学习,两个多月养脚伤。

除了在宣传工作上有些成果,后勤、汽水厂、糯米纸车间的工作,他还没管出什么成绩。

凭啥让这种人占用厂里唯一的进修名额啊?

难得有个去省委党校进修的机会,她其实也挺想争取一下的,反正谁也没说只有党委书记和副书记才能去。

叶满枝打定了主意,去老牛厂长那里给自己报了名。

……

最终报名申请参加党校进修班的有三人,朱可海、陈谦和叶满枝。

推荐谁由厂党委决定,约等于由牛恩久决定。

叶满枝觉得老牛未必想让朱可海去省委党校进修,可是从身份和理论水平上来看,朱可海确实是三人中最合适的。

要是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老牛也不能明目张胆阻止副书记进步。

这是老牛厂长需要操心的,叶满枝报了名就将事情放下了。

这几天罐头车间的四位副主任中,有三人给她提交了宴席菜车间的发展报告。

只有一人没动静。

“如意,罐头三车间的董副主任交报告了吗?”

“没有。”

“……”

八个正副主任中,只有陈桂兰和董晓华是女同志,叶满枝其实还挺想看看董晓华的报告。

但人家不主动要求进步,她也不能上赶着硬逼人家。

叶满枝心想对方没意愿当主任就算了。

可是,中午在食堂见到董晓华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搭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