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4/5页)
这种申请都是通过各省市工业主管部门把关的。
既然能递到轻工业部,那肯定是他们省厅已经同意了。
赵副局长皱眉想了想,拿起听筒给北京拨了一通长途电话。
她内心坚信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然而,电话里的熟人却说:“滨江那边确实提交了一份申请,他们那个厂长亲自跑来北京,把申请交到了部里。他这两天一直在部委门口站岗,邀请部里派考察组去滨江考察生产环境。”
赵副局长不可思议道:“滨江那边怎么想的?”
刚拿到进口汽水生产线,他们哪来的底气申请进口番茄沙司生产线?
这脸皮可太厚了!
“部里不能任由他们胡闹吧?”
“咳咳,毕竟是基层来的同志嘛。”
滨江那边,但凡换个副厅长过来,都能被部领导训斥一顿。
可是吧,来递交申请的是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长。
虽是副处级干部,但是到了北京就算是基层来的同志。
对厅长和对基层同志,那处理办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尤其这个牛厂长年纪不小了,衣着朴素,头发半白。
你可以说他贪心不足,想多吃多占,但不能急赤白脸地批评人家,撵人家回去。
毕竟他亲自跑来北京递交申请,跟部里讨设备,是为了工作,完全出于公心。
大热天在部委门口站岗,也算是一心为人民服务了。
赵副局长仍然觉得滨江那个厂长在胡闹,部里将生产线给谁都不会给滨江。
唯一的变数是,他们那个厂失火过,而且担负着全省大半的罐头生产任务。
可能会得到几张同情票。
她放下电话,对秘书说:“你跟义民二厂的罗健民介绍一下最新情况,要怎么办,让他自己决定。”
人家的厂长能去部委门口站岗,厅长副厅长全都不用出面。
罗健民总得拿出一个态度来吧?
*
城市的另一边,叶满枝已经带着吴玉琢去出版社完成了打卡。
《十万个为什么》的主编同志,在吴玉琢带来那本书的扉页上签了名。
还写下一段希望她顺利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寄语。
叶满枝帮她跟编辑组的几名同志拍了一张合影,就算是完成了她这次的学习任务。
吴玉琢捧着主编爷爷送给她的图画书,挺高兴地问:“妈妈,咱俩今天去哪啊?”
“先回宾馆吧,等爸爸回来,一起去夜游黄浦江。”
吴峥嵘是来出差的,工作安排很紧凑。
她俩都是白天自由活动,晚上与吴峥嵘汇合。
但吴峥嵘的时间安排没准儿,夜游黄浦江的计划已经做了好几天,全因为吴峥嵘晚归而搁浅了。
今晚的情况也差不多,吴峥嵘一直不见踪影。
等到七点半的时候,前台服务员喊她去一楼接电话。
叶满枝以为是吴峥嵘打来的电话,心说看来今天未必能回来了。
结果她接起听筒,对面却传来了孙玉书的声音。
孙玉书问她,是否愿意去义民食品二厂参观。
叶满枝没啥不愿意的,她就等着跟人家见面呢。
当即便笑着答应下来。
……
“成败在此一举了,”叶满枝在夜里偷偷跟吴大博士嘀咕,“这条生产线能否拿下,全看我明天的表现。”
“那你得好好打磨一下演技。”吴峥嵘笑道,“能在上海这边当厂长,可不是好糊弄的。”
义民食品二厂是个规模不小的工厂。
不会轻易被人忽悠走一条生产线。
“无论如何得试一试,我们牛厂长接到我的电话以后,当天下午就去省厅找领导盖章,当晚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而且还是站票!老牛这回行动迅速,算是拼尽全力了,我也不能让他失望呀!”
叶满枝对牛恩久的行动力还挺刮目相看的。
吴峥嵘很期待她空手套白狼的结果,“那你好好表现吧,这几天让有言跟着我。”
于是,次日一早,他将跟屁虫吴玉琢带走。
让叶厂长轻装上阵,独自前往义民食品二厂参观学习。
义民二厂这边,出面接待她的是厂长罗健民。
人家已经知道双方有竞争关系了,但是并没有给她下马威什么的,和和气气地将她迎进了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