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4/5页)
“月牙胡同这边租一套院子的价格是5元左右。厂里暂时以每月2元的价格租用你家的外院和小屋,租期半年,房子到期以后一次性付清租金。如果半年后仍继续租用你们的院子,租金可以另行商讨,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半年后就开春了,也过了煤炉子的销售旺季。
煤炉厂能否继续开办下去,届时就能见分晓了。
这套院子是李家的私房,能在半年后得到12块钱的租金,还能有两份工作,李家人没什么不愿意的。
李大爷立即点头说:“领导,就按你说的办,一会儿我就把院子和屋子收拾出来!”
叶满枝在李家看了看,又去居民小组长那里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情况,确定李家人所说无误后,便回去拟定合同,通知最先应聘的几个居民体检上班。
煤炉厂一共招聘了6个正式工,1个临时工。
其中郭二妮属于特别能干的,应聘之后当天体检,当天上岗,拿到叶满枝开出的介绍信,就去废品收购站买了50个废旧油漆桶。
“一个油漆桶两毛五,50个桶一共12块5,我跟废品收购站的人说好了,先给他们2块5的定金,另外十块钱月底一次性结清。”
叶满枝被她的高效率打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办厂第一天就要开工。
她现在终于体会到穆主任的心情了,对于工作特别有干劲儿的同志,她确实不好意思打击人家的工作热情。
“那什么,郭大姐,你再受累往第二居委会的制坯小组和打铁小组跑一趟,”叶满枝将需要赊账的清单交给她,“我去把制作煤炉子的大师傅请来,咱们争取今天备齐材料,明天正式试生产。”
郭二妮好不容易得到一份工作,正是工作热情最高涨的时候,拿到清单以后二话不说又跑了。
叶满枝擦擦额上的汗,赶紧回家找她四哥。
四哥在家清理鱼缸呢,听了她的要求后,无语道:“我又不是你们工厂的工人,凭啥让我去做煤炉子?”
“要不是吴峥嵘和咱爸还得上班,我哪敢劳动你这尊大佛!你快去厂里帮我指点一下吧!”
她把吴峥嵘做的煤炉子拿回来以后,老叶和四哥也依葫芦画瓢做了两个。
因为没在黄泥里掺放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不如之前的好,但这样却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现在四哥就是她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会做蜂窝煤炉子的人。
四哥将渔网收起来,嘀咕着“真是欠了你的”,穿上棉袄就要跟她出门。
然而,两人刚走到楼道口,三嫂黄黎就骑着自行车冲了过来。
“叶满枝,你不在街道上班,乱跑什么啊?”
“我忙着办厂呢,嫂子,你找我什么事啊?”
黄黎往老四身上瞄了一眼,顿了顿说:“有你的挂号信,你过来签收一下!”
叶满枝走到她的自行车旁边,乖乖伸手等着签字,可是被黄黎放进她掌心的,却并不是什么挂号信,而是薄薄的一张邮政取款通知单。
她瞪着眼睛往金额那一栏望去,看清上面的数字后,心脏立即咚咚激跳起来。
我的天啊!
七百八十元整!
她揉了揉眼睛,看向汇款单位,“省美术出版社”。
这是她那本时装图书的稿酬到账啦?
黄黎见她傻愣在原地,很能理解她的心情。
刚在邮政所看到小姑子这张取款通知单的时候,她也被震惊了。
原以为那样一本图书,能有四五百的稿酬就顶天了。
没想到人家一次性进账将近八百块!
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走出版路线的决心,现在文人出书也太赚钱了!
时下七百八十块的购买力,放在她那个时代,差不多得有小十万了吧?
“你别傻站着了!赶紧把信收起来,”黄黎又隐晦地往老四身上瞟了一眼,“放好了,别弄丢了!”
这叶老四有赌博前科,在她这里就是不稳定因素,大额财产不能露在他面前。
叶满枝脑袋瓜晕乎乎,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三嫂说什么她都答应着,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将取款单收好后,她回头望向四哥,用一种不太真实的语调说:“哥,今天先不试生产了,我去街道办一趟,你先回去吧。”
四哥翻个白眼,嘟嘟囔囔地回去继续清洗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