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3/3页)
宝音笑眯眯道:“大清亡了后,清史是满族遗老在修。”
“不过足足修了十四年。”
皇帝愣了一下,十四年能修出个什么来?
他都不指望在他有生之年明史能定稿,光是收集资料就是一项大工程。
“十四年还是战乱期间,所有编撰人员都是在家修,清史稿分裂太严重,错误太多,根本无法审核。”
“后来一拖再拖,百年后都未能定稿,我活着的时候还是叫清史稿。”
她也不提因为文字狱,许多史料真假难辨,导致正史看着更像是野史。
“二十四史只到明史,没有清史。”
皇帝面色不是很好,显然没有想到大清连史书都没混上,这得是多不受后面国家重视。
宝音无视他的脸色,笑着转移话题,“听说翰林院官员极不待见我,儒家的程朱理学学派是将我视为眼中钉了?”
毕竟她的一番操作可是动摇了程朱理学身为国学的地位。
皇帝无奈道:“这个污名朱熹生前都无法洗去清白,翰林院如何找到证据翻案?”
“朝廷现在陷入两难,要不帮着力证朱熹清白,要不改用儒家其他学说。”
宝音脸耷拉下来,“怎么澄清?说我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