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5/5页)

薛洋身后几个青年咽了咽口水,住在寺庙,跟和尚搭伙吃的都是青菜豆腐,他们已经不知道多少天没有碰到荤腥了。

一群人站在肉菜前举步不前,可惜菜在玻璃后面,他们只能干咽口水。

目光上移,就看见玻璃上贴着一张红纸,纸上写着土豆烧肉□□票。

顿时不少人口水就没了。

他们开始算身上的粮票,一日八粮,一天三顿,午间这顿吃个荤就要四两,分给早晚的是各二两,只能说勉强能吃饱,想要吃好就别想了。

薛洋领着一众人去拿餐盘,餐盘都是陶制,放在外面也不值钱,形状也有点特殊,应该是定制,有四个方格。

他带头交了□□票,负责打饭的婆子给他打了满满一格。

然后再去打菜的地方排队,第一个白菜是不要钱的,玻璃后面的婆子给打了一勺。

薛洋前面的那个人舍不得吃肉,就从台上一个盆里挖了两勺酱,然后端着盘子找空位吃去了。

薛洋要了一份肉,在旁边等了一会儿。

第一次来,大家都舍得花票,不是打了一份肉就是要了一条鱼。

大家找了个空着的圆桌子坐下,薛洋招呼他们吃,“别担心粮票不够,庄子里有很多赚钱的工作,这次我带你熟悉庄子,就有□□票报酬。”

他得意笑。

众人一听,纷纷开动。

等吃得差不多了才跟薛洋打听有哪些活他们可以做。

“我们学习只要半日,剩下半日大家可以勤工俭学,比如靠着山那边还有个小学,都是在庄子里的孩子,附近几个村子也有孩子往那里送,大家可以去教孩子认字,每日也有五两粮票收入。”

“只是这个是长期任务,最少也要做满一个月。”

“那岂不是要教下人的孩子读书?”有人很不满。

薛洋认真解释,“不是下人,那些人是庄子收留的难民,大部分人白日里在另一个地方工作,年老的才被分配到庄子上做活,我们一路上遇见的大爷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孩子父母不在,庄子管事便召集起来找人教他们识字,省得学坏了,还有一些孩子是孤儿,你们没发现入冬后城里不少流浪儿都不见了吗?”

“这些孩子原来靠卖报为生,冬天也被接到这里。”

有人郑重道:“这个庄子主人是大善人。”

薛洋哈哈一笑,然后神神秘秘道:“你们可不要往外说,这个庄子主人其实是宫里的贵妃娘娘,就是发现牛痘的那位。”

“大家努力学,庄子管事可是说了,这些西洋知识,皇上都在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