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6页)

帅宪仓三司都是一路设一个,漕司却是两三路设一个,後来转运使的权力越来越大,除了负责下辖几路的财物赋税外还干了监察、刑狱、维护治安甚至推举人才的活儿,为了防止转运使的权力太大,朝廷又把安抚使也设为了定职。

虽然转运使曾经一度权力极大,朝廷为了分转运使的权力才设了安抚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这三司,但是如今已经不是转运使能在地方一手遮天的时候。

再不济队伍里还有那麽多禁军,侍卫亲军只听官家调遣,王伦在他们面前可讨不到好处。

庞衙内得到小夥伴的认可非常得意,嘚瑟完了才继续美滋滋的晒太阳,“你们知道吗?王才人昨天去京郊别院找太後给她哥伸冤去了。”

苏景殊擡眼,“王伦的妹妹?”

赵清很是诧异,“她还喊冤?哪儿来的脸喊冤?”

“她觉得她哥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好哥哥,肯定不会干鱼肉百姓的事,王青天才是她哥,京城的传言都是陷害她哥的。”庞昱晃着脑袋,对王才人那边的情况了如指掌,“之前不是和你们说过我姐姐和她不对付吗,我的消息都是从我姐姐那儿听来的,绝对准确。”

苏景殊和赵清对视一眼,庞娘娘和王才人不对付肯定看她哪哪儿都不顺眼,这个“准确”可能不那麽准确。

庞昱才不管是不是真的准确,他只知道自从仁宗皇帝驾崩她姐姐就没再吃过亏。

不对,王才人只是个才人,她哪儿来的本事和庞贵妃起冲突?又哪儿来的本事让庞贵妃吃亏?

皇帝的风流韵事什麽时候都能吸引人,赵清是宗室子弟,但是宗室子弟也没法知晓後宫的事情,除非事情闹的太大,宫妃就不一样了,人家就是後宫的人。

两个好奇心很重的少年郎竖起耳朵,满怀期待的问道,“这是我们可以知道的事情吗?”

庞昱坐起来,“王才人去太後那里闹事有什麽好藏着掖着的?”

“不是不是,不是王才人去太後那里闹事。”赵清两眼亮晶晶,“是你姐姐和王才人之间的事情,她只是个才人,怎麽惹到你姐姐了?”

本朝有位号的後妃位序分好多等,皇後之下就是贵妃,是正一品,而才人是正五品,才人之下就没有品级了,怎麽看才人和贵妃都不像能起冲突的人。

就算王才人冲撞过庞贵妃,以庞贵妃的性子肯定当场报复回去了,堂堂贵妃不至于连个才人都对付不了,可听庞昱的意思,庞贵妃竟然是吃亏的那一方。

怎麽可能?

快快快,快和他们一起分析分析到底是什麽情况。

失败是成功之母,多总结吃亏的经验才能努力不吃亏。

庞昱:……

仁宗皇帝都没了还有什麽好争的?

当年他姐姐吃亏是因为仁宗皇帝护着王才人,现在没了仁宗皇帝,宫妃要麽回家要麽找个别院奉养,他姐姐是贵妃,是当朝太师之女,王才人疯了才会继续给他姐姐找不痛快。

好歹是後宫出来的人,真傻的话能让他姐姐吃闷亏?

既然小夥伴想听,那他就先说说王才人有多讨人厌,说完之後再继续骂王伦。

其实王才人进宫的时候年纪很小,才十几岁,仁宗皇帝图新鲜对她甚是宠爱。

自从王才人进宫,仁宗皇帝就疏于朝政,上朝的次数减少,奏疏也批的少了,召见臣子的次数那就更少了,甚至一度把奏疏都搬到王才人那儿处理,说是没有王才人在身边他就没法安心批阅奏疏。

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毕竟朝政主要是政事堂的相公们处理,皇帝看不看关系不大,可那王才人恃宠而骄欺负他姐姐就不能忍了。

她姐姐进宫多少年,王才人才进宫几天,轮得到她在仁宗皇帝面前指手画脚吗?

小小才人在贵妃面前炫耀显摆,怎麽着,她想当正宫娘娘啊?

她姐姐那麽好的性子都被逼出了火气,可见那王才人有多过分。

苏景殊和赵清对庞昱口中“那麽好的性子”保持怀疑,他们对仁宗皇帝的宫妃不太了解,但是也知道庞贵妃不好惹。

“真的很过分,因为她在仁宗皇帝面前胡说八道,仁宗皇帝甚至对我姐姐动粗。”庞昱咬牙切齿,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气,“我姐姐娇生惯养长大,我爹都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