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草木之心(第3/6页)

“李樵找上我府院的那天,曾以油伞代替刀剑同子参过了两招,我虽未能逼他再次出手,但不难判断他是用刀之人,且刀法清奇锋锐,不似江湖中常见路数。这江湖中如今能使出已死之人招数的无名刀客,只有可能出自那一个地方,便是天下第一庄。而论及需要杀人夺取晴风散者,除叛逃山庄弟子外几乎不会有其他人。”

邱陵一口气说到此处,随即转头望向一旁垂头不语的陆子参。

“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服你相信他接连犯下命案、劣迹斑斑、罪无可恕,便让子参将昨夜知晓的事尽数告知于你。”

若是换了以往,能在秦九叶面前正大光明地说上几句李樵的坏话,陆子参定会主动请缨、越战越勇。可眼下的情况显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痛快的场面,他不想开口,却顶不住自家督护那可怕的目光,只得低声道。

“在下前天夜里在璃心湖畔的时候恰好遇见过许秋迟身边的姜姑娘。姜姑娘犹豫再三后告诉我,她先前为搜寻慈衣针下落,曾前往江湖杀手聚集的荷花市集探查。据她所言,她曾在那暗市上见过李樵。彼时李樵曾从暗市中摘过一朵纸花,她去而复返后查证,那花正是唐慎言的悬赏。我本想待此事过后便亲自去一趟听风堂,提醒唐掌柜近来多留意,谁知、谁知竟就此错过……”

所以没能提醒老唐,究竟是陆子参的错,还是她的错呢?

秦九叶说不出话来,只能低着头、继续沉默着。仿佛只要不开口,便可以在这两难的境地中再多支撑片刻。

或许她才是那个该追悔莫及的人、那个听风堂掌柜不合格的朋友。

她想起那日她在听风堂喂鸭子时对他说过的话。她说老唐虽是个读书人,但也是个混江湖的读书人,知道的事比他想象的多。他那时便问过她,是否向唐慎言打探过自己的事。而彼时的她又怎会知道一个杀手在想什么?更不会知道她无意中说过的话是否已让一个做事从来不留后患的杀手留了心。

所以真的是他吗?杀死老唐的人会是他吗?因为身份败露、还是被人胁迫、亦或者只是接了一单可以换金银生意……

她的沉默尽数落在邱陵眼中,后者沉沉开口问道。

“你说在岛上的时候曾与他相见,可他当时有没有同你相认?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背后的缘由?又或者你已经猜到却不愿相信。”

传闻中断案如昆刀切玉的断玉君果真名不虚传,他说出口的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问出口的每一句话都尖锐似芒,令此刻接受“审问”的秦九叶避无可避、瞬间落败。

所以,这便是在琼壶岛迷窟中,那少年没有同她相认的真正原因吗?

他之所以那样行色匆匆,是因为要赶着回去复命吗?他那件山庄弟子衣衫上沾着的点点红色,会是老唐的血吗?他之所以愿意热泉取物、不惜一切代价从朱覆雪手中为她解围,不过是因为杀了她的朋友而心怀愧疚、想要补偿她吗?

“或许他选择穿回那身天下第一庄弟子衣衫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回山庄做事。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便注定会离开你了。这一切同你没有关系,而是因为他从来就是那样的人。”

年轻督护眼底的冷硬终于褪去,进而多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痛心。

但他面前的人并瞧不见。

秦九叶盯着不远处浅滩上那团已经燃尽的烽火,感觉自己仿佛被那飞出的火星余烬点燃、引火烧身,她拼命拍打着那些火苗、想要挣脱这一切,但无法停止的情感与思绪却犹如大火将她吞没。

恍惚间她又回到了雨夜丁翁村黑乎乎的村口、回到了苏家燃烧的货船、回到了那漆黑不见底的璃心湖水中。

她想,她其实不是不懂那些瞬间背后的意义,她只是习惯了粉饰太平、不去面对。

对平凡而困苦的人来说,生活便是苦水行舟、漫漫无边,情爱则是刹那间的燃烧。何况她要面对的是那样一个危险的少年。

她不是不喜欢那一瞬间的温暖热烈,但对她来说,回归长久的孤寂才是人生常态。

长久以来,她都认定自己只能过那种温吞的生活。

金遇火褪杂精纯,水遇火沸腾成云,土入窑烧而成器,便是苍天巨树也能炼化成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