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7/7页)
赵想没想让赵老师和钱老他们教导赵磊,因为他知道大家对村民有隔阂,也不愿意和村民打交道。
所以这教导赵磊的事,就由他和赵玉负责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两位老师的教导方式,未必就适合赵磊。
他们是很正经的老师,讲课是很无聊的,赵想脑瓜子够,记忆力也好,所以他们教赵想能学会,赵磊就不一定了。
赵磊基础很差,不像赵想是装出来的。
所以他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教,得用一些带着趣味的方式进行引导,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赵想教赵磊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他教的时候赵磊的学习进步是最大的。
赵玉见状,便来和赵想取经。在赵想教导赵磊的时候,在一边学习他的教学方式。
听过几节课后,赵玉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随着他听得越多,赵玉的眼界被赵想打开来了。
“阿想,我想当外交官。”
一赵玉拦住远点想对他说道。说这话时他的眼中有光,这是赵玉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啊!外交官好。”
赵想欣慰地笑了。
玉哥终于不是影大爷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还挺好的。
赵玉在语言方面是有天赋的,便让他跟自己学外语。
虽然他不是很精通,但是对目前的赵玉来说已经足够了。
于是跟着赵想学习的人又多了一个,只是他学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外语。
作为外交官,肯定是要会多国语言的。
赵玉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他学习外语的时候就很认真,那精神比他平时学习时的干劲还要足。
赵影在知道儿子的想法后,默默收回了让儿子跟自己学记账的想法。
儿子有志气,他也不能拖后腿不是吗?
而且他相信赵想,赵想都在认真学习,自家儿子跟着他学准没错。
高考,也许真的要恢复了。
赵影虽然一辈子没离开过他们县,可是他的脑子好使。赵想平时和什么人来往最多?牛棚里的人就不说了,阿想的师父可是首都的神医。
人家知道的肯定比他们这些乡巴佬多,说不定张医生暗中跟赵想说了什么,不然他也不会抓着自己儿子和赵磊一起学习了。
赵磊的爸妈为此还专门送了谢礼给赵家和赵影家。
知青院里也有聪明人,发现这一情况后,便开始写信让家里人给自己寄书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