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陈九娘杀人(第2/5页)

王学华不解道:“好端端的,官兵来收什么土地?”

老儿神色激动,有些艳羡道:“小郎君是外地人,不知九原村的情形,他们村背靠大树好乘凉,那方家官绅仁义,把全村的田地都挂名到官绅头上了,不用缴纳税收啊。

“这些年九原村的村民都不用上公粮的,我们这些攀不上那份交情,也只能眼红。”

老儿的妻子说风凉话道:“这不报应就来了吗,衙门哪能一直让你占便宜呢。”

王学华试探问:“官兵打人了?”

老媪回道:“打死了好几人哩,那些官兵跟土匪似的又凶又恶,你一平头百姓,哪能打得过他们?

“不仅打了人,还让九原村的人把往日税收都补交上去。我的个天老爷,在地里刨食的家伙,一下子补交数年的粮税,那日子就甭过了。

“起初咱们村还眼红呢,这会儿啊都消停了,吃了的总得吐出来,朝廷的便宜不容易占,一个不慎就得掉脑袋。”

她对九原村的态度极其微妙,一边羡慕那边的村民能占利,一边又腹诽他们活该被官兵打死。

纵使你有官绅维护又如何?

遇到官兵前来,个个都跟土匪似的,又凶又恶,见人就打,一平头百姓难不成还能翻天?

王学华就村民们跟官兵的冲突问了许久,听他们的说法是官兵先动手打死的人,这才导致兵民发生冲突。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王学华上报到陈皎那儿。陈皎皱眉道:“倘若官兵先动的手,那便是他们不占理。”

王学华点头,“这是小的从其他村探听来的,至于实情如何,还得小娘子明断。”

陈皎做了个打发的手势,“我明白了。”

王学华退了下去。

平时胡宴是个老大粗,被调教后也晓得讲道理了,说道:“村民比不得官兵,若双方冲突起来,只有被打死的份儿。如果是大郎君这边先动的手打死人,也着实不应该。”

陈皎阴阳怪气道:“你这莽夫什么时候也晓得讲道理了?”

胡宴尴尬道:“是九娘子教的。”

陈皎埋汰道:“倒是有长进了。”

现在方家僵持不下,多半因此事硬刚,陈皎命人把李县令找来,问起打死人那日的情形。

李县令迟疑了片刻,才道:“当时下官也在场,确实是双方发生口角才导致的冲突。”

陈皎挑眉问:“谁先动的手?”

李县令找理由道:“当时忘月村的百姓甚是嚣张,仗着方家撑腰,挑衅……”

话还未说完就被陈皎打断,“谁先动的手杀人,村民还是官兵?”

李县令默了默,答道:“官兵。”

陈皎:“那几位杀的人,你晓得吗?”

李县令点头,“晓得。”

陈皎心中有了数。

之后她问起陈贤树,打算如何处理杀人的三名官兵,陈贤树不认为自己有错。

陈皎却打算用三名官兵作为突破口,把方氏和村民们拉回谈判桌,若不然这事就只能停滞僵持。

陈贤树不同意,说道:“方家聚众闹事,公然挑衅衙门,杀几个村民算得了什么?”

这话激怒了陈皎,不答反问:“方家乃官绅,官绅名下的田地不用缴纳赋税,这是朝廷给予天下官员的体己,你陈兵曹凭什么带兵去杀人?”

陈贤树被问住了,一时答不出话来。

陈皎没甚耐心道:“阿兄动动脑子,方家朝廷里有在职官员,宗族里做官的就有四位。

“一旦激怒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朝廷清查下来,势必会牵连到淮安王府。到那时,你哪来的胆量敢抗下爹的震怒?”

陈贤树沉默。

陈皎犀利道:“且先不论这茬儿,州府里的郑家日日都盯着你我,他们巴不得我二人把官绅得罪个透,好坐收渔翁之利。阿兄与方家硬碰硬,有何好处?”

陈贤树郁闷道:“我此举也是为惠州着想。试问,一万多亩田地的税收,全都被方家侵吞,这合理吗?”

陈皎愠恼道:“可是人家钻的空子合法呀,朝廷里的律令就写着致仕官员和在职官员有这份权利享受不用交税的益处,你何必去钻牛角尖?

“现在的问题是方家和数百村民抱团不退让,因为他们占理。且你还无故把村民给杀了七人,就算他们言语挑衅,那也不至于丧命,这就是你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