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遭殃的永远是百姓(第2/3页)

当明军的正规部队,陆陆续续抵达四万人,全军开始往伊州城(哈密)推进。

此时明军主将,自动变成后续赶来,并且军职最高的陈子翼。

而且终于是千辛万苦,运来了大口径火炮两门。

进兵目标:拔除三十里外的敌军寨堡,并控制那里的河流保证水源充足。

四万大军再加上辅兵和民夫,总人数已接近十万,还有无数战马和牲畜,在戈壁滩上铺天盖地而动。

在敌军寨堡外展开时,阿克苏赫看得震撼无比。

小亚细亚沦陷以前,东罗马的兵力巅峰为25万左右。随着小亚细亚因反复争夺而打烂,即便现在又恢复了一些人口,但东罗马的总兵力依旧不足10万。

这个所谓总兵力,是能征召到的士兵数量,而非一直存在的常备军!

明军西征的前几支抵达部队,已经相当于半个东罗马的兵力了。

“轰轰轰!”

两门大口径火炮轰击寨墙,无数小口径火炮轰击战棚和箭楼。

那此起彼伏的炮击,让阿克苏赫感觉地面都在颤抖。

“这……这就是法蒂玛学者口中的火炮?”阿克苏赫看得口干舌燥。

陈子翼微笑道:“才两门大炮而已,其余皆为小炮。一路行军太困难,大炮全扔在后头了,否则那场面才叫壮观呢。”

直至寨堡被攻破,西辽援军也没出现。

当晚,一个伊州贵族狼狈而来,并且还拖家带口——他自己的全家,以及几个精锐骑兵的全家。

他们被全部拿下,拖去见陈子翼。

这位伊州贵族纳头便拜,用带着西北腔的拗口汉语说:“大明天将军当面,在下名叫岳难(约翰南的音译),是庄园在伊州郊外的贵族。我以前对汉人商贾很款待的,我一直都心向大明,这次带着全家来投靠大明!”

陈子翼联想到始终不见西辽援军来救寨堡,问道:“伊州城的守军是否西撤了?”

这个叫岳难的回鹘景教贵族一愣,随即忙不迭的回答:“全都撤往高昌城(吐鲁番)了,我的庄园在这边,我的财产也在这边。我不愿舍弃自己的家业,所以悄悄的逃跑了。”

“不愿西撤的本地贵族很多吗?”陈子翼问道。

岳难说道:“伊州地界的贵族都不想撤离,但大贵族的家人已被辽官控制,他们再不想撤也得跟着走。我不是什么大贵族,辽官对我防范不严,所以我带着几个忠诚的骑士逃走了。”

陈子翼拿出高昌地图,指着巴里坤草原的位置问:“这里呢?”

岳难仔细辨认之后回答:“那里也属于伊州地界,但种地的少、放牧的多。前几日跟天兵(吴玠部队)大战,那里的部落骑兵死了一些,头人们已经被天兵打怕了。但他们又不敢违抗辽官,所以都跟着撤去了高昌城。”

陈子翼又问:“原高昌国的贵族,有多少是忠于西辽的?”

岳难回答:“一半一半吧。自从西辽直辖亲管这里,许多中小贵族获得提拔,他们对西辽还是很忠心的。但大贵族们就难说了,除了少数被重用之外,其余都没从辽人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伊州城里还剩多少守军?”吴玠突然发问。

岳难摇头:“不知道。我逃过来的时候很慌乱,根本不敢再靠近城墙。”

陈子翼问吴玠:“你有什么想法?”

吴玠说道:“立即发兵伊州城,把那里给拿下来。然后不必急进,步军留守伊州城,骑兵北上(巴里坤)草原扫荡部落。那里的草原部落,应该不剩多少青壮了,俘虏老弱妇孺再逼降敌骑。”

“估计草原上的老弱妇孺,已经在沿着天山北麓西迁,怎会傻等着我们杀过去?”桑仲笑道。

岳难却说:“那里四面都是山,向西走不是很容易。各部留下的妇孺,要么暂时躲进山里,要么南下伊州再西撤。由于撤军仓促,估计不会南下,而是躲进各处山中。进山就不好找了,有数不清的山谷。”

陈子翼说:“既然不好找,那就不必分散兵力北上,先把伊州城占了再往西攻略各处水源。”

阿克苏赫一直在旁边听着,有杜居实给他做翻译。

突然,阿克苏赫疑惑道:“听说黑契丹的军队非常强悍,为什么只小败一场就弃城撤走?会不会在中途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