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做不成太师(第3/4页)

对他们来说,现在是谁做皇帝,都不如祁思焕来得好。

为了能够更好地操控朝堂,魏家也不会对小皇帝下手。

但过得好与不好,便只有小皇帝知道了。

周太妃不是个糊涂人,在离宫之前,必然给小皇帝身边留下了人,只怕也认真教导过小皇帝,在这位盛气凌人的魏太后面前,该做什么样的表现。

只是少帝究竟年幼,这般懵懂无知的年纪,所能做到的,也就只有乖乖听话了。

再有多的,就不是一个不足五岁的孩童所能办得到的了。

“哀家听闻,今夜太极殿内尤为热闹,群臣汇聚一堂,共贺新春。”殿上的太后抬头,看向了底下的群臣。

“如今一看,果然热闹。”魏太后微顿,随后缓声道:“恰好,借着如此佳节,哀家也有要事宣布。”

来了。

施元夕微顿,谢郁维越权后,魏家的回击也来了。

他们拿到了举人和进士出身,也就这几日的事情,临近年关,谢郁维本意就是想要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魏家的反应也很快。

甚至没有等到年后,竟是直接在除夕夜就做出了回应。

瞧着四周安静下来,太后轻抬起那双养尊处优的手。

底下的小太监得了示意,快步离开,再折返时,手上便多了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起草圣旨,需得要经过翰林院的手。

但如今翰林院大权都被魏家所笼络,所以当着一份圣旨出现时,连郑奇明都不知道里边的内容是什么。

不光是他,底下的许多官员,亦是满脸的不明所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年幼,而国事繁重,虽有太后及群臣相辅佐,但仍难免繁杂……为国事顺畅,今特加封原内阁首辅魏昌宏为超一品太师,为朕辅佐监国,替朕分忧,钦此。”

整个太极殿内鸦雀无声。

底下的群臣面面相觑,眼中皆是惊色。

……距离上一次魏昌宏被加封为内阁首辅,才过去了寥寥数月。

竟是又一次加封!

且这次的头衔更重。

超一品太师。

不论其他,光说这个身份,放眼整个朝中,便已经是无人可以匹敌。

更别说这道圣旨里,还明确说明了代为监国。

这是等同于将小皇帝手里为数不多的权力,又一次让渡给了魏家。

……虽说小皇帝也确实年幼,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可在这道圣旨后,他对整个朝堂而言,就更像是一个不重要的吉祥物了。

到得这个地步,魏家的野心,便几乎可以昭告全天下。

魏阁老,哦不,现在应该称呼其为魏太师。

在圣旨宣读完毕后,率先起身,眼角还带着几滴泪,朝着殿上高声道:“臣!定不负圣上所托!”

抬手,接过了那小太监手中的圣旨。

在场的官员,心底皆是一片哗然。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谢郁维那一派的官员。

那广郡王还坐在 了谢郁维的身侧,眼下的这个场面,却没有他能够插上话的地方。

广郡王下意识抬头去看谢郁维,却见谢郁维面色发沉。

超一品的太师,其实是个加封无实权的官位,可大梁建朝多年,太师这一官职早已被革除。

如今重新出现,所代表的寓意也是格外重的。

尤其,是同在朝上,百官对此一无所知,魏家就直接敲定了圣旨。

这是在给群臣施压,更是在把整个局势推向了魏家的那边。

京官里摇摆之人尚且众多,更何况整个大梁。

这道太师的旨令一经颁布,谢家只怕还没有正式和魏家撕破颜面,就已经处在了劣势了。

谢郁维面色发沉,神色尤为难看。

他给国子监的学子铺垫出身,其实是为了之后的科举,可以直接与魏家叫板。

魏昌宏就抢在科举前,给了自己一个太师的身份。

内阁首辅,外加太师之名,这全天下的读书人,岂不都成了他的门生了?

施元夕坐在了下首,闻言神色不变。

她端起了面前的茶盏,从缝隙间,观察那徐京何的表情。

从国子监舞弊,到永昌伯落马,他筹备得也够多的了。

正想着,就见那个从开宴以来,都面色平常,仿佛对身边所有的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缓缓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