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第4/6页)

周长城让阿英姐推着睡着的儿子,坐在他隔壁容易看见的那桌,顺便跟朱哥他们喝酒,看能不能把原先说过的钢铁脚手架这个单子重新谈起来,朱哥也太会扯了,都快一年了,说要找新云城做脚手架,现在还没点动静,他必须得问问。

丹燕嫂的这两栋房子地基标准是按着七层楼高来打的,距离只能用握手楼来形容,只浇筑了三层,是因为朱哥再凑不出钱来了,只说以后有钱再往上加楼层。

万云内外看了一遍,跟路上见到的农民房相比,没什么区别,四方四正,三房一厅,特色不大,里头的家具也完全不如自己深圳的小院儿家里雅致,都是大路货,很符合朱哥和丹燕嫂两人粗糙的风格,毕竟自己家里是桂老师亲自挑选的,桂老师可不是在吃住行这些方面委屈自己的人,她跟城哥也是跟着沾光不少。

不过参观是小事,大家聚会说话才是正经。

丹燕看万云生完孩子恢复得不错,夸她:“以前觉得你姐像杨钰莹,现在看你长了点肉,看着也不差嘛。”她是典型的少./妇审美,结了婚的女人都不算数,必须生过孩子的女人,才能进入冯丹燕的审美范畴内。

“嫂子,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你还讲。”万云笑,这个丹燕嫂,说话总是让人啼笑皆非。

“你们是第一天来的客人,趁着我现在还有精力,咱们快点说会儿话,不然等会儿我就要出去招呼其他人,顾不上你了。”为了这场新房喜宴,丹燕嫂这个女主人忙一个月了,也累瘦了一圈,拉着万云的手,找了个可以看到周之慎婴儿车的角落,问她,“你们生意怎么样?”

这真是,天天都烦恼的事情呢,万云笑言:“丹燕嫂,你可真会挑话题,我跟周长城每天都在发愁,没有大单子,每个月做的那些小打小闹的单子,只能好好歹歹先活着。”

“哎哟,你既是万老板,又是老板娘,都说自己日子过得不好,我这种连个店都没有的家庭妇女岂不是更艰难了。”为了起这新房子,冯丹燕忙里忙外,已经好久没有出去卖面条儿了,只是她和朱哥一直说想开店,从万云第一年到广州就开始说,说到现在还没开成,往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重新提起,说起来她还挺会自嘲,见万云只是笑,又说到另外的事,“阿云,我跟你说件事儿,你回去跟长城,还有那个桂老师也说一声。”

“怎么了?”万云好奇地问。

“我们搬出来的时候,听人说有地产公司要征收珠贝村的土地和房子,往后要建带商场的大型小区,还说要建什么地铁,到时候会有征收赔偿,不是补地就是补钱,占地越多补偿越大,好多村民已经开始往自己的房子上加楼层了,就是为了要多点拆迁款。”丹燕嫂对万云掏心掏肺的,百忙之中也要把这个消息和她说一声,“也有人趁着征收政策下来之前,买珠贝村和附近的房子,想浑水摸鱼。”

“我记得你说过,你们的那个小院儿包括地皮在内都是自己的,如果不卖的话就等政策,如果要卖的话就挑个好价格,别亏了。”丹燕嫂从前就爱东窜西窜,这些事情她清楚得很,因此说得也很清晰,“我看你们都没回去过了,担心你们被人忽悠,低价就出了。”

万云惊讶,她因为一到深圳就查出了怀孕,后来生了孩子,也走不开,就一直没回过广州,城哥倒是时不时回来,但更多的是在其他地方拜访客户,而桂老师基本上都住酒店,他们确实没听到这个拆迁的消息,想来也只是刚起头,政策还没出来,立即答应:“知道了,我等会儿就跟他们说一声。”

她们两个女人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周长城和朱哥也在聊天。

朱哥住新房,是大喜事,周长城已经跟他喝过三轮酒了,诚意给得足足的,趁着朱哥还没喝上头,赶紧提了之前说的那个订单:“朱哥,你和那帮弟兄商量得怎么样?要开始对脚手架进行改革了吗?兄弟我一直等着你呢!”

自从参与到海南炒地皮这件事后,朱哥在经济上元气大伤,赚钱方面也没有刚到广州时那么顺畅了,再加上还有好多工地欠款一直没收回,他做事情就变得有些缩手缩脚,打击多了,熊胆也变怂了,之前确实有承建商要求他们用钢铁架换下竹子和木头架,但那都是成本啊,包工头们也不想搞这些东西,正互相扯皮拖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