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页)

就是丹燕嫂见了都觉得佩服她:“阿云,没想到你刚到,倒是比我这个住了三年的人还要熟悉行情。”她说的是各类五金店,还有村头村尾的杂货店,万云几乎都去过,这小女子也是厉害,不管语言通不通,目前为止,见谁都能说上两句话。

万云能怎么办,只能笑:“没办法,总不能凡事都等着桂老师和城哥下了班回来做,那这房子的装修,装到年底也做不完,只能自己多跑跑了。”

丹燕嫂朝着万云竖起大拇指,两人每日“出双入对”去买菜,去看热闹,都不是难相处的人,比一个人待着好多了。

等到真正装大门的那日,桂春生让周长城请了一上午的假,万云蒸熟一只整鸡,边上放着刀和筷子,地上斟满了三杯白酒,敬请土地公,由桂春生带着上香,然后才由安装大门的师傅拆旧门,装新门,门头上挂松柏叶和艾草叶,定好八卦铜镜。

村里的人对这种仪式见怪不怪,路过的人见着都说一声:“恭喜恭喜,家宅安乐,添丁进财!”

在当地,装大门是大事,一切顺利,桂老师笑得合不拢嘴:“多谢,多谢。大家咁话!”

于是周长城和万云又学会一句寒暄的话:大家都一样。

而小院里菜地、种花地和鱼池还有做饭的地方,形成了“天下四分”的格局,桂春生和万云各顾各的,两不相帮,也两不干涉。

再过几天,快六月份了,桂春生竟不知从哪里弄回来一块泰山石敢当,顺带给万云弄了个古朴的水缸子,顺手往里面丢了几颗睡莲种子,这样,那高人要求的东西,基本上都齐全了。

万云也是第一回 见识这样的布局,每日都新鲜好奇得很,天天猜,哪个布置是镇宅的,哪个是招财的,周长城下班了闲的没事也和她满屋子的看,既敬又畏还觉得新奇。也就桂老师和凌一韦完全不为所动,等布置好后,桂春生又一概不管,剩下收尾的事,重新交到了万云这个总管手上。

至于凌一韦,就算是装大门这种事情,他也照例不出现,仿佛这么久以来,屋里只住了三个人,但每天早晚又能听到他进出的声音,周长城和万云极少和他说话。

桂春生不让周长城和万云搬走,就是因为凌一韦的探亲护照预计会在六月份拿到手,到时他就要去香港和其家里人生活,自然就把另外一侧上下楼的两间房给空出来,到时候周长城和万云就不必挤在一楼的书房里,也有自己的空间了。

周长城和万云商量过后,还是不搬出去另外找房子了,跟桂老师住一起,互相之间有个照应,于是参考附近的房租标准,决定每个月给桂老师六十块钱的房租,顺便每日给他做饭,家里大情小事都自己两人顾着,不让长辈操心。

对于房租,桂春生收了,不过他一转手,又给回万云,说是家里买菜的钱,万云不肯收,他也不勉强。

若是一直占便宜,小两口心里不好过,桂老师愿意收这个房租,他们也是松口气,老是受人恩惠,再是占便宜的事,脊梁骨都要软掉了。他们才二十出头,实在没必要软得这么早。

也就是等这里的事情基本上都结了,万云才有空给姐姐姐夫写信,算起来,确实是很艰难的一段适应期,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她身上长了痱子,还是丹燕嫂带着她去买爽身粉,洗过澡让周长城帮自己扑粉的。

而周长城的背后开始长痘痘,又痛又痒,桂老师说是湿热热毒,让万云带人去找中医开药吃,苦如黄连的中药灌下去,又洗了三天中药水,勉强有缓解,但上了一天班下俩,总觉得身上有一股往下沉的气,中医说是湿气重,教万云煲祛湿汤,除了辣椒不能戒掉,万云感觉自己的饮食上,似乎渐渐在广式化,每餐必有汤。

家里的事情弄好了,信寄出去了,很快就到了六月份,周长城和万云开始吃到了这个时节的新鲜荔枝和龙眼,还有菠萝蜜、黄皮、凤梨、芒果、三华李,偶尔桂春生会带点山竹和榴莲回来,他吃得不多,基本上都落入小两口的肚子里。

水果吃多了,又是上火又是下火,总之,两人光是苦凉茶就喝不少,若不是年轻,精力旺盛,光是对付这些事就已经令人万分不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