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13(第4/5页)
沈云萱突然看向沈忠,“沈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为何意?”
沈忠愣住了。沈云萱又问:“‘抑本其成败之迹’,‘抑’为何意?这句话为何意?”
沈忠说不出来,发现所有人都在看他,忙道:“我没兴趣同你……”
“沈忠!你三岁启蒙,读书十三年,这么简单的字句都不懂?你拿什么考秀才?”沈云萱声音不大不小,却每个字都重击到沈忠身上,让他脊梁都不敢挺直,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沈云萱这才看向沈老头,“如何?还觉得我是跟他偷学的吗?我打他的旗号做什么?砸自己招牌?老天爷不会眼瞎,眼瞎心盲的是你。
你以为只有你的金孙才能光宗耀祖,便蔑视所有女子,试问当初那个对你无微不至的娘可曾得过你半点尊敬?听说她老人家瘫痪在床没多久就去世了,恐怕不孝的那个是你吧?你可曾好好照顾她?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奇葩之品行,竟妄想子孙光宗耀祖、兴旺家业,怕是错把珍珠当鱼目,错拿瓦砾当玉器。”
沈云萱回头对吴老太和王杏花道:“话不投机半句多,别和无知自大的人理论,咱们回去吧。晚上我给你们做红烧鱼!配白米饭!”
吴老太笑眯了眼,“好!姑奶就知道你孝顺,走走走,咱回家吃好吃的。”
白杏花也挺直腰背从沈家人面前走过,笑道:“如今的日子真好,前面十几年我都白活了。”
这几人太打沈家人的脸了,沈老头暴怒,“你个……”
“够了!”沈忠厉声打断他,“回家!还嫌不够丢脸?”
他转身快步往回走,头低着根本不敢抬起来,只觉得自己像个耍猴戏的,难堪至极,全村的人都在笑话他。要不是沈老头他们,他怎么会落入这样的境地?
沈老头骂声没骂出来,憋得脸红脖子粗,周围的乡亲们见了忍不住笑出声,之后笑声越来越大,还有人问道:“沈家耀为啥改名沈忠啊?谁给改的名?难道是对主子忠心的意思?”
沈家人的脸都丢尽了,低下头急匆匆赶回家。他们要问问沈家耀,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先走了不给他们出头,是不是真的答不上沈云萱问的问题。
还有,他们这时才注意到沈家耀穿的什么。沈
老太和沈老头是去过李家的,一看这就是下人服。两人再也顾不上沈云萱了,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金孙怎么好像一点都不风光?
沈云萱回家就做了红烧鱼,村子里不爱吃鱼,鱼刺太多,一不小心卡住太难受,听说以前还有人被鱼刺卡死的。而且大家不舍得放调料,做的鱼腥得厉害,又没几口肉,很少有人会捉鱼回来吃,都是攒着钱去买猪肉,还得是带肥肉的那种才香。
吴老太和白杏花只吃过两次红烧肉,还不知道啥叫红烧鱼,直到沈云萱做到一半,浓郁的香味儿飘出来,两人才忍不住流口水。正好沈福也回来了,沈云萱又往锅里放了点土豆和粉条,炖软烂之后盛了一大盆!
用鱼汤泡上米饭,再夹几块儿土豆在饭里怼碎拌一拌,味道香得不得了。鱼肉软烂入味儿,竟然一点也不比红烧肉逊色,还有那粉条,吸饱了汤汁,好吃得都不像粉条了!
几人忙着吃饭都顾不上说话,添了两回饭,沈福才说他去衙门的时候,被留在那里一会儿。有个管事问他是如何得到这方子的,他便如实回了,说是沈云萱喜欢做吃食、喜欢琢磨,在书坊一些游记上看的,又自己改良的。
那管事又问了他许多家里的情况,包括他过继,还有沈忠去李家当差的事,他都说了。他忐忑地问沈云萱,“说这些没事吧?会不会坏了你的事?”
沈云萱摇头,“没事,爹,我就是知道你诚实才让你去的。如此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才更好些。”
沈福松了口气,然后问起:“我回来的时候好像听人说家耀回村了?”
王杏花笑容一收,“别提了,那边实在太过分了!”
她将下午的事一说,沈福气得不行,当即就起身要去找人理论。沈云萱忙拦住他,“爹,我已经当场出了气了,再找过去反而显得我们得理不饶人。到底有血亲,不好做得太难看,下午那般就刚刚好,乡亲们都会站在我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