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3/3页)
常宁也道:“是啊,郑叔,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就接受了吧!再说是借给您的,又不是白给。您现在也是挣高工资的人呢。”
老郑看向于朵,迟疑地道:“小老板,你开学以后……”
于东道:“我正想说这事儿呢。开学以后可能就没有懂英语的导游人手了。但是,无论如何车不会停。到时候真找不到导游,我就给你写个中英文对照版的牌子举着,让你每天专门去机场拉外国游客到友谊宾馆。咱们赚这个钱!你还是只要负责开车就行。”
如今真的暂时还没有这个机场专线大巴的。
老郑高兴地点头,这个可以啊!
到时候上头写清楚多少钱一个人,他照收就是了。
反正外汇他现在也认得面额了。
那他的收入真的就稳了。
如果父亲的病能治断根,一年到头存个1500应该没问题。
像他老婆,也可以托小老板想想法子,给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这半个多月跟着于朵东跑西跑的,亲眼看到她张罗起电器行和旅行社这两个生意。
对她的能力那是非常服膺的。
你看她就给她侄儿出个卖冰棍的主意,人八岁的小孩儿每天跟着他外公出摊、收摊。
一天挣两三块呢。
听说她二姐倒卖鸡蛋、倒卖衣服,一开始也都是她给出的主意。
而且,常司长的意思也是想尽快把人情还上。
于是老郑点点头,“常司长,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常志远点头,“你跟我客气啥?咱俩谁跟谁啊。”
于朵道:“明天休班,下午我和师兄可以陪你去看房子。”
团结湖小区那一片常志远和高敏其实也知道。
当年外交部和高敏曾经工作的中央音乐学院,很多从外地调进京工作的人。
一开始还没分到房子的时候,都在那里买房子安顿。
他俩也去同事家吃过饭。
不过,他们两个都是非常好的家庭出身的,受不了那么拥挤。
所以62年华侨公寓一出来,他们才立即奔去那里买了一套房。
但团结湖小区对老郑来说就还挺合适的。
至于于朵,她听二姐说过团结湖小区后,一直就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
常宁也点头,“好啊,我也想去看看。”
郑叔买房子,只是于朵陪着奔走肯定不够。
当初欠人情的是他们父子,他也该一道去看看。
于是便说好了,今晚于朵和老郑也住这里。
明天上午开车去看房子。
剩下的空余时间去子弟校的操场上,教于朵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