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4页)

昭宁也没法不激动,她不光想着师父未来被骂。还想着倘若停止变法,未来的大乾的确会衰落,会沦落到被异族的铁骑践踏。她是经历过国破的,她是看到过汴京城沦丧,那些繁华毁于一旦的,她只要想到那些场景,就浑身颤抖,她不仅要保师父的名声,还要防止那万一的可能,整个大乾,整个汴京和钱塘,再次落入前世的悲剧之中!

她的眼中渗出了泪光,她看向司马文,她知道司马文才是反对最核心的力量,她继续道:“大人们以为我年纪小并不懂事,却不知道我已经经历过多少!我想问问大人们,你们这样两败俱伤的对峙有意义吗?你们真的一点都看不到新政的优点吗?你们难道想看到国家财政继续恶化下去,将士的战斗力继续弱下去,到时候国不将国,汴京城毁于一旦,这样的盛世顷刻间荡然无存,万民离殇的情景吗?你们看多了汴京的繁华,知道它若是有朝一日被毁,该是何等的让人悲痛吗?真的想看到这般吗?”

昭宁眼前又浮现了前世汴京城破时,万民惨被屠戮,大相国寺、金明池皆被烧毁的情景,浮现了老人孩童凄惨的哭声,看到被异族牵在手里逼她们四处爬的女子,她更是控制不住的颤抖,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滚滚流下了面颊。

司马文听着娘娘的话,看着她颤抖的目光,他好似也被她所感染。娘娘这般……这般的诉说,好像她真的曾经亲眼看到过汴京城破一般,那样的绝望,那样透出神色传达出来的痛苦,也将他所感染。他此生生在汴京长在汴京,对这个地方有着强烈深厚的感情,他当然不愿意看到任何国破之景,否则何以会反对变法。只是以前他们觉得,变法倘若变不好,只会比不变更灾难。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是娘娘好像,好像已经将不变法的未来具象化了,是一个如此惨烈的走向,惨烈得半点余地也没有。

此时他的声音也有了些艰涩,道:“娘娘,臣等绝非……”

昭宁深吸一口气,终于控制了眼泪,她想要把话一次说完,她道:“我知道,诸位大人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也知道改得不好不如不改,可是大人们仔细想想,倘若不变法,大乾注定会走向颓败,那为什么不改!君上的变法此时或许有问题,但变法至少是有希望的不是吗,大人们再忍一忍,再仔细看看。我想求大人们的实在不多,再给君上半年的时间,到变法至少能初步看到成效的时候,中间倘若有问题,大家可以一起商议一起调整,但是一定不能停,停下来一切就都完了。君上也绝对知道这点,所以他也绝不会停!大人们再反对下去,除了两败俱伤没有任何结果。我此时,并不是以皇后的身份说这些话,而是以一个大乾的普通百姓,求大人们为大乾的未来着想。我从西北而来,见过无数的战争和离殇,所以此生再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场景重演了!我们想要一个希望,想要一个安宁的未来!”

此时明堂中所有的大臣,皆被娘娘话语中的悲痛和力量所震惊,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司马文和严萧何都久久地沉默,看着堂中那身量纤纤的女子,她明明只有十七,却似乎已经经历了太多,看了太多。她全程从未自称本宫,她从一开始进来,就是想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告诉他们,甚至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角度去自述。去告诉他们倘若不如此,该有何等绝望的后果。

而钱复功,也第一次真正地正视昭宁,娘娘今日这番话,大大推翻了他从前对娘娘的看法,不管娘娘是带着什么目的来,她说出这些话,也已经足够让他改观了……

自然,他们并非听了娘娘的这番话,就真的赞成了变法,就觉得变法一定好。

但是,娘娘说的的确是有一些道理的,是他们这些人,太想要反对变法,所以抛开了一切,甚至在无意中逼迫君上,宁愿抹黑君上也要停下这场违背祖宗法制的变革。

他们的确不应该这般武断,应该为天下,为君上再好好想想。

最后,严萧何终于道:“娘娘这番话……老朽实在惭愧。既然娘娘肯亲自来明堂,又说了这样一番话,老朽也觉得,不若再给新政一些时间吧。”他又看向司马文,言官才是反对的真正力量,而司马文是言官之首,也需要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