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5/6页)
她拿出了一张燕子笺,上头细细写着她安排了几日的事宜,的确密密麻麻列了一张纸。看得出是她亲手写的,字体也是她那个认真但圆钝的字体,像个刚学写字的少年。她正认真看着自己,仿佛想让他看到自己眼中的真诚。赵翊想起冯远今日中午向他汇报说,昭宁亲自打算盘对账,比内侍的算盘官做得还好,把六尚局总管都看呆了,他嘴角轻轻一扯道:“随我过来。”
昭宁不知师父要做什么,但也跟了上去。
两人到了东厢房,此处是赵翊的书房,他拿了她的那张燕子笺,又执了书案上的朱笔,轻轻在她那张纸上划了几笔,将其中的某几项划去,再在旁边写了几行小字:“这几项不必费心,遵循旧制就可以。这几项可合并,都是与太常寺交涉,分开反倒费时。另这项布置,你这般做费时费力,上苑作有几个匠人手艺超凡,你让他们做出几个摹本来,你选最好的,还可避免你实施时遇到的麻烦……”
朱笔御批,本是用于朝廷奏折,可君上却替她勾画她那张潦草的纸。
君上是什么治国水平,他可同时处置三司六部之事,可统揽全国二十四路大小事宜,无论是官员任用,政策实施,还是天灾人祸,皆在他的处置范围内,无人能说个不好。便是这样一只御批天下的笔,现在却批着她那张小小燕子笺,还在上面写下批注。
随着君上的修改,整个事情框架的确清晰许多,她也不必再这般辛苦了。昭宁心潮涌动,师父的字实在是太好看了,飘逸疏朗,却又不失风骨,与师父的字比起来,她的字实在是显得实在是太过拙劣幼稚。
赵翊终于落了笔,含笑看她,问道:“如何,这样还有这般忙吗?”
昭宁拿起来仔细看道:“改得真好,是我之前做得太复杂了,以前我看您的书里,说您思维敏达,还不曾见识,今日见识了可真是如此!”
赵翊看着她崇拜的目光,心中受用。又想自己的确是越活越回去了,竟受用于小丫头崇拜的目光,从前做太子时什么赞誉未曾见过。其实她做得很好,只是还不够熟悉宫中事务罢了。他道:“知道师父厉害就好,有事尽可以拿来问我。”
他正想着,却见昭宁红着脸,有些支吾起来。
赵翊挑眉:“有话便说。”
昭宁才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师父,您的字真好看,您可有什么亲手写的字帖之类的,能送与我练练字么?我想和您的字写得一样好看。”
昭宁想的是,什么德容言功自是不必了,可写字却不同,日后她的字也会出现在许多地方,会被许多人看到,她可不想让旁人看到她一手难看的字,也连累了师父的名声。他的字写得如同书法家一般,娶个皇后写字如稚童一般,实在令人笑话。
赵翊笑了笑说:“先坐下来。”
坐下来,坐哪里?
昭宁疑惑,就看到赵翊轻轻拍了怕他前面那张圈椅的椅背。原是坐他的位置去。
昭宁坐下来,又听师父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执笔。”
可昭宁面前只摆着一只镂刻了云龙纹的狼毫玉竹笔,蘸的是朱墨,朱墨只有君上可用。她迟疑:“师父,这……”
赵翊道:“朕让你拿。”
昭宁只能拿起笔,这玉竹笔当真极好,触手便有种玉般的温润感。
赵翊给她换上一张新的澄心堂纸,又道:“写一行字我看看。”
昭宁现在也不说什么了,只全身心听他的话就是了。不过她写什么呢?昭宁略想了想,写下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是从前在西平府的时候,大舅舅时常念起的。
她还未写完,突然就一只修长宽大的手从她身后伸过来,握住了她。她的手极小,他能将她整个握住。昭宁浑身一震,这样几乎被他拢在怀中,君上这是……要带着她写么?她听到师父的嗓音从头顶传来道:“运笔不对,收敛心神,随我说的运笔。”
昭宁被赵翊带着运笔,师父一边带着她写,一边道:“用劲是在手腕上,而不是手指上,你的字的勾挑撇捺也很犹豫,所以便会有钝感。但是你写字的细节并不含糊,这极好。若是持之以恒的练,约莫半年,定会进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