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4/5页)

只有小少年还抱着青年的手臂,淘淘大哭。

许黟在周叔的耳边低语两句,转身回到车厢,从里面拿出药箱来。

药箱里,有邢岳森送给他的一套“九针”针灸针。

受时下的冶炼技术影响,此时的针灸针还不像现代的针灸针一样做工精细,但邢岳森为了找到这套针,花费了不少力气。

许黟很珍惜,每次用完,都会擦拭干净,再用油灯的灯火消毒。

“许大夫,咱们真的要掺和进去?”见着他返回,周叔担忧的询问。

他们还要去茂州,要是不小心得羌人,怕是要惹出麻烦。

许黟道:“不,要是我们把人救回来,这两个羌人不仅不会生气,还会感谢我们。”

周叔一愣。

反应过来时,许黟已经提着药箱,上前蹲在青年的面前了。

察觉到有人靠近,小少年警惕的扭头过来,瞪着红肿的眼睛,看到许黟旁边的药箱,愣了愣:“你、你是大夫?”

“是,想不想救他?”许黟轻声问。

小少年飞快点头:“想,你快救救他。”

许黟说了声“好”,便道要他推开一步。

许黟挪着位置过去,先去撩青年的眼皮,见眸孔没有扩散,便确定他只是暂且昏迷。

再探脉,发现青年的脉象还算平稳,表明此时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

这就好办了。

他打开针灸针,取其中的三菱针。

三菱针在中医昏迷晕厥的临床急救法上,多数时候都能派上大用场。

许黟毫不迟疑的持着针斜刺入他的人中穴,下针时要快,只浅刺。

不多时,昏迷中的青年闷哼一下,虚弱的睁开了眼睛,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四周。

他一醒来,旁边的小少年瞬间喜极而泣,再度哇哇的哭起来。

哭声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欸,人醒了!”这时,围着的人才看到,有个年轻人把那青年给救活了。

与汉人对峙的羌人汉子脸色皆是露出喜色,太好了,人没死,他们就不用去见官府了。

谁知道这里的官府,会不会向着当地人,而欺压他们这些行商的羌人呢。

羌人汉子高兴的来到许黟的面前,用他们羌族的行礼方式感谢许黟。

“小兄弟,感谢你,是你把他救活了,这样我们兄弟俩就不用去官府了。”

“只是举手之劳。”许黟摇了摇头。

青年醒了,接下来就没有许黟的事了。

他没有多停留,那些吵着要去报官的长衫男子们,见那青年醒过来了,再去看许黟的眼神,多有不悦,但也不敢来找他理论。

只心里郁闷,这人怎么就被救活了呢。

后来的事,许黟便不清楚了,他坐上骡车换了一家饭店吃饭,之后,便离开绵州,往茂州的地界而去。

……

当车辆入了茂州辖境的官道,很快,许黟他们的车辆来到茂州的羁縻州时州的部落聚居区。

路上拖拽货物,或者用绳索捆着奴仆行走的羌人要比在绵州多了不少。不时就能看到有数人,或是十数人的行商队伍。

这些人中,不乏有些人在看到路上有骡车经过,眼睛深然的紧紧盯着骡子拉着的宽大车厢。

许黟为了方便装行李和带过来的药材,特意雇了一辆能容纳数人的车厢。

要不是蜀道不好走,许黟还想雇一辆更大的。

当然,想要在牙行里雇到一辆超宽超奢华的车辆不容易,许黟雇的这辆虽然宽敞,但一路过来并不张扬。

虽如今的宋朝管辖着岷江上游的茂州和威州等两州地区,但这两地自古都是羌人居住的地区,双方看似关系稳定,但摩擦一直在不断的增大。这两州其下的郡和县的宋朝百姓,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宁。

许黟撩开车窗帘往外一探,便收获了好几道不太友好的视线。

他眼睛微眯,视线投向那些人。

对上许黟的视线,那些心存恶意的羌人队伍,有的假装若无其事的挪开视线,有的则是明晃晃的,朝着许黟露出牙齿笑着。

那笑……可一点都不美丽。

许黟微扯嘴角,看样子,今晚是不能宿在外面了。

“周叔,我们加紧速度,在天黑前,赶到邸店。”许黟道。

周叔哪里不明白,大声吆喝一句,抽着绳索,驱赶着骡子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