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页)

牛车走得比较慢,不适合拿绳套鞭策,容易使得牛犯脾气,要是它歪了道,便长“吁”一声让它停下来,再拽住绳套往另外的方向拉回来。

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

刘伯说完,就让许黟尝试一下。

许黟接过他手里的绳套,深吸一口气,坐直身姿,一脚踩到横木,另一脚稳稳放在板车沿边落脚处。

他抬起牵着绳索的一只手,轻轻挥舞一下,那绳索就打在牛屁股上面。

只见牛尾来回拍了拍打大腿,重新缓慢地走动起来。

接下来的路上,皆是许黟在架着牛车。

学会之后,许黟就体会到了驾车的不容易。在前头走着的牛偶尔会不老实,想停下来吃路边的肥草,或者是向往小路两边葱葱郁郁的美好风景。

这时候,刘伯所说的技巧就用得上了。

不能用强劲的手段将它拽回来,而是改变驾车的叫声,发出“嘚嘚”的哨子音,在用合适的力道把它拉扯回来主道路。

这种叫声就相当于是一种指令,需要驾车的人和牛配合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许黟每次都多喊好几遍,那老牛才慢吞吞地放弃啃草的念头,重新启程。

经过一段与牛的极限拉扯,许黟终于驾着车来到百里村的村口。

接下来,就换刘伯继续驾车了。

他们先在村长家停下来。

村长的小孙子们见到他们,兴奋地大声喊道:“许大夫来啦~许大夫来啦~”

没一会,就有好几个萝卜头围在牛车的周围。

个个嘴巴都甜得像蜜糖,一口一个“许大夫”的叫得亲热。

许黟一人一块糖豆,分了之后,这些孩子才高高兴兴地举着糖豆离开。

刘伯在旁边看得眼眶热热的,由衷地说:“许大夫不管是何时候,都是好心肠,见不得别人苦哇。”

许黟笑了笑。

他交代阿旭和阿锦几句,送旧衣服这事,就交给他们俩去办。

他们俩去,比他更合适。

许黟看着阿旭他们去找张婆子,他则去到堂屋。

这会,张村长听到动静来迎接他进去。早几日前,他便知道许黟今个会过来,提前去买了茶饼回来,炉子上的水一直烧着,许黟刚坐下,就可以泡上。

乡下泡茶简单,没有那么繁琐的步骤。

用石臼将茶饼捣碎成小块,取几块放在煮水的陶罐里,烧开就能喝。

倒出来的茶汤里还飘着一些碎茶叶。

不美观,但闻着有股青茶的香味。

喝了茶,再闲聊几句,许黟知晓张村长紧张的是什么,便直接进入主题。

——复诊。

复诊需要张婆子过来,张村长说道:“我去叫她。”

他说完就起身出去,一走出堂屋的门,看到老婆子拎着一个包裹匆匆过来。问了才知道,许黟还让那两个孩子装了好几套旧衣服。

虽是旧衣服,但一件件都是好的新的,洗过的痕迹都不重。张婆子瞧过之后,就知道这些都是今年的新衣,怎么能送过来。

她不知如何是好,就想着找张村长拿主意。

张村长沉思片刻,叹了一口气说:“收下罢。许大夫让孩子去找你,便是想让咱们收下。这是许大夫的一片心意,老婆子你去灶房里捡十二个鸡子,再让阿大去隔壁村的马屠夫问有没有好肉,割一条过来。”

张婆子抱着衣服,点头说好:“我现在就去。”

她把衣服收拾起来,又去灶房里捡了十二个鸡子,这鸡子本是要攒着卖钱的,这会,都心甘情愿地拿来送给许黟。

忙完,张婆子才擦擦手,去到堂屋里见许黟。

作为农家妇女,还是操持着一家大小的祖母,张婆子的身上看不出任何刻薄尖酸与精明,她是百里村里人人都知晓的老实人。

好在嫁给的是张村长这样的人,要是别人家,早被吃得不剩骨头。

许黟见她脸上的红色瘤子小了不少,再去切脉,脉象稳实,不再那般浮沉而滑。

“许大夫,如何了?”张村长坐直身子,急切地问许黟。

许黟松开手:“再吃一旬药,就可以停药了。”

得到这样的答复,张村长和张婆子都看得出来松了口气。

“这停了药,以后是不是不会再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