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葬礼、华光信托和商业帝国的“蛊惑”(第9/10页)

那天下午,从怀柔回来后,杜铁林回到办公室,抬头看到那两棵原本枝繁叶茂的发财树,竟然干枯发黄了不少,才想起来已经好久没有浇水打理了。而且因为嘱咐了别人不准动,这么长时日,也就真的没人敢进屋来帮他打理。

杜铁林拿起办公桌上的剪刀,一阵修剪,将所有黄叶剪去后,两棵发财树仅剩的绿叶,竟变得孤苦伶仃。一看到这,杜铁林便觉得泄了气,将剪刀扔到一旁。站在落地窗旁,杜铁林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落葬仪式前,师母特意拿来交给杜铁林的,说是王儒瑶临终前给他的几句交代。纸条上就简短几句话,老师的笔迹颤颤巍巍,杜铁林又仔细地拿出来看了一遍,也记不清这是今天第几遍看这张纸条了。眼睛里含了泪,看完这最后一遍,杜铁林将办公室角落里的保险柜打开,将这张纸条锁在了里面。

丧礼事宜完毕,约莫过了一周,杜铁林送师母及小茉全家去机场准备回美国。师母说:“铁林,你老师也不在了,北京的房子你帮我打理一下,能卖掉就卖掉吧,我估计不会经常回来了。”

杜铁林答:“房子先放着吧,偶尔回来的时候,也能有个落脚点。我会派人时不时去开窗通风的。如果真不想要了,我来帮忙处理。您就在美国安心生活,

身体多保重。”

师母说:“铁林,你自己也多保重,工作别太辛苦。”

杜铁林说:“我知道,我会给您打电话的。有什么事,随时跟我说。”

这之后,杜铁林曾经设想拿一笔钱出来,用王儒瑶先生的名义设立一个专项奖学金,这事也得到了师母和小茉的认可,并表示王儒瑶生前还有些稿酬版税可以拿出来。最后咨询下来,先得把今后资助的方向确定,还得制定相关章程。杜铁林让林子昂先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等到第二年9月开学之际,正式设立“王儒瑶专项奖学金”,以示纪念。

杜铁林往来香港的次数更加频繁,除了一些既有的业务沟通之外,见K总谈华光信托的事情,是重中之重。中间K总有过几次反复,杜铁林觉得这是K总在耍鸡贼。明面上,K总声称,这华光信托是上乘品相的资产,想要的人多了去了,但实际上这也只是一种谈判技巧。杜铁林对此拿捏得精准,有一次杜铁林干脆在K总面前挑明了,华光信托要想脱胎换骨、焕然一新,除了他杜铁林之外,估计也找不出第二个有能力接而且敢接的买家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振华控股意欲接盘华光信托的事情,渐渐在圈内传开来了,但基本上都属于小道消息。但金融圈么,传的就是这些小道消息,一旦公开宣布了,也就不存在任何的“套利空间”了。关于这件事情,振华控股内部也做了要求,要做到三缄其口,而且鉴于事情的敏感性和交易完成的复杂性,还真的不是故意不去议论,实在是没人知道最后能不能做成。

光靠振华控股一家,恐怕也吃不下整个华光信托,杜铁林便寻思着再去寻找几个战略伙伴。潜在的合作方已经有两家,一家是在华南地区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中诚地产,因为地产业务的关系,中诚地产天然就对信托业务有兴趣。另一家则是新晋崛起的电商物流新秀瑞通快递,刚刚借壳上市,也想寻思着往金融方向靠一靠,所打的主意也都在这“资金”的沉淀与赋能上。大家都是聪明人,产业做大了,总免不了往“类金融”的方向上有所试探,一旦“资金”成为“生产资料”,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可就大了去了。

杜铁林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将中诚地产和瑞通快递牢牢地绑在振华控股的战车上,华光信托一役,必得要把各家的资源都拿出来,方才可以。但凡有考虑欠缺的地方,怕是会前功尽弃。某种程度上,这就像是一场“赌石”,考验的是行家的眼光和现场的胆量。

赌这玉石的人,首先得看准了,得精确地预估好这大石头里到底有多少“好货”,去了皮,去了碎料,能开出来多少可用之物,同时呢,因为这石头体量太大,外面蒙蔽的东西太多,即便是行家里手,也未必真的看得清楚,就怕一刀开下去,发现上当了,那就闯大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