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葬礼、华光信托和商业帝国的“蛊惑”(第5/10页)
“那具体担任什么职务呢?”
“应该是先担任副总吧,具体的还要再谈一下,没那么快。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可以在北京见面了。”
“黄明哥,无论怎么说,我都要祝你一切顺利,一帆风顺!”林子昂说完,提起酒杯,敬黄明。
“子昂,我们是好兄弟,或许今后业务上,还会有交集呢。”黄明说道,“来,我们一起干杯!”
那一夜,黄明和林子昂聊了好多好多,举手投足间,洋溢着闯荡一番的雄心壮志。林子昂被这种情绪感染了,感觉也像是做了一回自己的主人,终于摆脱了那个被人赏识,被人选择,进而期待被人提拔的“被动”身份。那一夜,林子昂真心觉得,年轻真好!因为年轻,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多种可能,仿佛美好的明天,就在前方召唤着这些少年得志的宠儿。那天晚上,与黄明分别,都快凌晨1点钟了,林子昂回到省政府招待所,躺在大床上,竟比任何一个出差在外的晚上都要睡得香甜。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正好8点半,黄秘书准时到达省政府招待所,接到杜铁林后稍微耳语了几句,杜铁林点头示意明白。三人坐上小车,直接去了省政府大院,其实两个地方离得很近,但需要坐上小车才方便出入。总之,一切入乡随俗,听黄秘书安排就是了。
到了省政府大院,就像当初在北京一样,杜铁林单独进张文华办公室谈事,林
子昂则到黄秘书的办公室小坐一会儿。因为和黄明太过熟悉了,就着昨天的话题,林子昂便和黄明两人东聊西扯,时间过得飞快。约莫到了10点半的样子,杜铁林提前从张文华办公室出来了。杜铁林出来时,林子昂并没见着张文华出来送行,便觉得有些奇怪。此刻,杜铁林已经和黄秘书打了招呼,二人便在黄秘书的陪同下,匆匆地出了省政府大院。
林子昂依稀记得,那天是个阴天,从H省回北京的高铁上,杜铁林一言不发。林子昂坐在老板身旁,依据公司即时传递来的信息,间或着询问他这事怎么办,那事怎么办,碰到这时,杜铁林方才应付着回答几句。其余时间,全程都十分静默。
林子昂并不清楚,在张文华办公室里,老板和张局聊了些什么,也不清楚香港发生的事情,为何让沈天放和薛翔鹤如此紧张。在这个圈层里,有很多事情,林子昂是只见表象不知背后奥妙的,客观上,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不知道,反而是一种保护,这个道理是林子昂事后才领悟出来的。但在事情经历的整个过程中,谁不希望多知道一些呢?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就是整个事件中的主角呢?
分明似喜非为喜,恍惚闻香不是香。主角,真的有那么好当吗?
回到北京,振华控股内部的紧张气氛又再次浓重起来,感觉马上要迎接新的重大战役了。只不过,沈天放也好,包括最近经常来北京的薛翔鹤,他们每次开会的神情,都变得严肃了,神情也不似过去。倒是沈天放和薛翔鹤两个人私下里的交情,比过去增进很多,大概是终于找到了可以一起沟通的共同语言了。
外部的市场环境风云突变,各种消息扑面而来。杜铁林说,如果这是冬天,那肯定会有草木死去,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只要我们能够活下来,到了来年的春天,我们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看来,老板要开始发力了。众人纷纷觉得,这会是振华控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和跨越。
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振华控股的“伟大崛起”之际,有一个坏消息,却提前传到了杜铁林的耳朵里。安可为打电话给杜铁林,说王儒瑶先生病了,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一个最坏、最坏的诊断结果。杜铁林整个人,顿时,就懵掉了。
熟悉杜铁林的人都知道,杜铁林和王儒瑶明面上是师生关系,但某种程度上,情同父子。杜铁林的父母过世得早,在老家安徽歙县,杜铁林从小是在叔伯父家长大的。到了北京上大学,包括后面成家立业后,虽然他也常回老家看望叔伯父,但从精神维系上而言,杜铁林与王儒瑶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也更为紧密。
王儒瑶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远在美国定居,本来约定待王儒瑶退休后,老先生就和老伴一起去美国女儿家常住,顺便再照顾小外孙,颐养天年。王儒瑶也确实去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总觉得没有在国内逍遥自在。卸任系主任之后的前两年,因为又带了一届博士生,王儒瑶便借着带学生的“正当理由”,一个人待在北京,老伴则去了美国女儿家。王儒瑶顶多寒暑假去美国短暂居住,碰上特别不情愿的时候,就说学校有重要会议,或者就说要去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反正就是尽量推脱,不去美国。过去,王儒瑶并不热衷参加这种学术会议,但自从半退休状态后,一听研讨会还有其他老朋友参加,再偏的地方他也愿意去,图的就是这份老友相聚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