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4页)
此时听老伙计这么一说,庞大用才知道为德妃废后都不算什么了。当时惠帝膝下只有末帝这么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大家都默认惠帝肯定会封长子做太子。结果惠帝竟然动过心思要把长子过继了,好给德妃肚子里的那个不知男女的孩子铺路!
末帝因此极其厌恶德妃。
与老友们告别后,庞大用心里一直琢磨这个事。虽说这都是前朝的事了,已经过去好些年,可能没什么用,但哪怕当个乐子似的能哄太夫人开心,那也值得一说。
然后万商就知道了,末帝当年差点没当上皇帝,因为惠帝动过心思要把他过继给宗室。难道惠帝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恋爱脑吗!顺治再宠爱董鄂妃,也得等她生出儿子来,才抱着儿子大呼说此乃朕第一子,但同时也没起过心思要把其他儿子过继了。
之所以还是末帝继位,是因为他运气好,德妃那时确实生了皇子,但那孩子有些不好。之后没多久,德妃就因产后的身体问题香消玉殒了,没生出第二个孩子来。
庞大用说:“我之前听说德妃是从宫外被接回来的,据说是小门小户的女儿。这身份原本没啥大问题。但我今日见了老友,其中一人说,德妃像是世家的外室女。”
“哎?”万商愣了一下。没想到一口陈年老瓜也能和世家产生联系。
“我那老友说了,他们搜肠刮肚就只能想起一些陈年旧事。只怕是用不上的。但万一呢?他们如今也就只有这些陈年旧事能回报给太夫人您了。”庞大用不动声色地拍了马屁,“惠帝生前,对世家旁支的司马度十分信任。而德妃与司马度十分亲近。”
万商不是第一次听到“司马”这个姓氏了。
南济民北秋蕴中的秋蕴书院,现任山长姓程,虽然出身耕读之家,但青年时曾拜司马故为师,所以秋蕴书院就相当于是司马家的后花园,其中的人才随他们挑拣。
但前朝惠帝时期的事情距离现在确实太远了。哪怕德妃真的是世家的外室女,首先他们没有证据。而就算有证据,这事闹出来也没法给现在的世家带去太大影响。
万商只在心里把这事记了一笔。
这边,詹权正想找个时间和亲舅舅好好聊一聊。结果这事还没处理好,巡捕营里又闹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听了下属的回报,他都愣了,忍不住追问:“谁报案?”
“是昌华郡主家的下人,据说是郡主的贴身丫鬟。”下属说。
四月里,各处的花都开了,大家闷了一个冬天,现在正是聚会赏花的好时节。四锦园作为京城里比较出名的一个园子,三天两头被人包下宴客。这天也是,院子被包下后重新布置,沿人工开凿的清渠做了隔断,清渠上游只招待女客,清渠下游只招待男客。男客们依稀能听到上游传来的欢声笑语。女客们也能听到下游的吟诗作对。
这显然是一场相亲宴。
不过此时的相亲宴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姑娘们被家中长辈带着赴宴,很多时候都是小姐妹之间联络感情、发展人脉。男客那边也是一样,说不得他们只想传播才名。真要说相看,也是各家的女性长辈们凑在一起,说笑之间替家里的小辈们相看。
根据昌华郡主贴身丫鬟的话,郡主在池塘边逗鸭子时,差点被一个女仆撞下池塘,但郡主本身懂一点拳脚,不仅稳住了身形,还抓住了那个女仆。女仆慌张之下就嚷嚷说是冯公子给了她银票,叫她撞的。郡主把人扣下了,差了丫鬟来巡捕营报案。
离着四锦园最近的衙门就是巡捕营。听丫鬟这么说,詹权并未多想。
这要是一般人报案,下属直接带一队人就去了。但因为是昌华郡主差人报案,那敢算计她的冯公子估计也不是一般人,下属不敢擅专,只好往上司这边报。然后上司们呢,一个个全都是老油条,詹权作为年纪最轻、资历最浅的就被迫接手了案子。
那些老油条们十分理直气壮,仿佛很看好詹权的样子:“报案的是勋贵子弟,犯事的可能也是勋贵子弟,詹权你恰好就是勋贵子弟,你去了……你们之间好说话!”
詹权:“……”
活总得有人干。既然有人报案了,巡捕营肯定要派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