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人才济济!(第2/4页)
难怪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搞荆江分洪工程,就把他们县的大多乡镇纳入进分洪工程范围呢。
分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
涉及那么大的区域,真要是分洪经济损失会有多大,又会有多少老百姓无家可归,甚至会变得一无所有……
天气预报说上游过几天又要下雨。
韩渝意识到启东预备役营的主战场很可能就在他们县,沉吟道:“严工,我等会儿安排车送你。如果条件允许,你能不能安排人给我们送一张全县的河道分布图和尽可能详细的交通地图。”
“没问题,我等会儿就给局里打电话,我们局里有人值班。”
“现在派人去熟悉河道和道路情况来不及,最好安排个熟悉情况的同志过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你那边遇到重大险情,我们有向导也能及时支援。”
“韩书记,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感谢什么呀,我们就是来抢险的。”
大恩不言谢,现在也没时间谢。
严工点点头,问出了县领导最关心的问题:“韩书记,撤离出去的群众在外面做什么都不方便,他们非常想家。袁书记和黄县长委托我问问你,撤出去的群众什么时候能回家?”
昨天下午跟席工说要等21个小时。
现在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从抢险施工进度和徐工、姚工、孙工刚才的会商结果上看,溃口险情基本上控制住了。
韩渝权衡了片刻,抬头道:“现在就可以回家。”
“太好了,我先出去打电话向袁书记和黄县长汇报。”
“葛局,我们这边一样要向市防指汇报,麻烦你给沈市长打个电话。”
“行。”
严工和老葛刚走出帐篷,冯青松就坐下问:“总指挥,我们分队今天做什么?”
韩渝一边招呼他吃早饭,一边笑道:“我们现在就像消防队,在继续抢护眼前险情的同时,等着指挥部派警。”
“不愧是公安,一开口就是公安术语。”
“说起来我们营公安干警真不少,路桥公司虽然是我们营抢险的主力,但事实上我们营并不是在路桥公司基础上组建的。而是在水上公安、长航公安、港监、海关、渔政等水上执法单位,尤其是在水上消防救援队伍的基础上组建的。”
“总指挥,这么说我们算半个同行?”
“差不多,我跟你们海军经常打交道。”
“是吗?”
“真的,我给你们海军跑过腿、打过杂,给你们海军的潜艇进出长江护过航,去过你们海军在上海一个小岛上的观通站,还随同市领导去慰问过以我们启东命名的启东艇。”
看着海军中校欣喜的样子,韩渝又微笑着补充道:“有一位看着我长大的长辈,跟你一样姓冯。他以前一样是海军,并且是海军最年轻的舰长和最年轻的副师职干部。”
冯青松好奇地问:“那位前辈是哪个舰队的?”
“上海舰队,不过他早转业了,在长江港监局南通分局做过好多年局长,后来调到武汉,再后来又调到中远,现在已经退休了。”
“退休了?”
“嗯。”
接下来有好多事要做。
韩渝顾不上再闲聊,喝完碗里的粥,说起正事:“冯队,你们分队的人员虽然少,但你们在接下来的抢险中要发挥重要作用,要把你们这块好钢用在刀刃!”
“总指挥,我们算什么好钢,不怕你笑话,我们都不知道能做点什么?”
“能做的多了。”
韩渝放下筷子,很认真很严肃地说:“水位居高不下,大堤都泡在水里,接下来的管涌险情会越来越多。如果能及时找到漏点,就不会发生昨天下午那样的坍塌溃决。想找漏堵漏就要潜水作业,所以你们也要做好当‘救火队员’的心理准备。”
冯青松连忙道:“是!”
“水位不可能总这么高,早晚有回落的那一天。天气又这么热,水位一回落,大堤很可能会发生开裂,大堤开裂一样危险,到时候就需要你们潜下去检查水面以下的开裂情况。”
“然后呢?”
“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抢护方案,到时候需要你们潜下去反复检查,甚至需要你们潜下去协助抢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