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乱像起纷纭(第3/5页)

机械厂家属区,被堵在家属楼里的嫌疑人死活不开门,破拆机械运上去了,估计又是一场激烈的抓捕……

丰禾巷一带,四组人在堵着巷口,沿着巷子追人,慌不择路的毛贼只要不小心跑到街面上,被监控盯上,立时便会招来一群反扒队员追捕。

…………

“斩手”行动的切入点太过刁钻,抓到的销赃窝点及销赃嫌疑人不像扒手这么难对付,不但交待今天的收赃,而且一古脑能给你交待十几起收赃,人证、物证一固定,就剩下抓捕和传唤了,而抓的速度,根本跟不上交待的速度,到现在为止,徐佑正已经把总队能动用的警力全部撒出去了,仍然是捉襟见肘。

不过能拿到了战果,足够让人震惊了:

销赃窝点端掉21个,起获被盗手机1277台(该数字为不完全统计数字)。

销赃嫌疑人已经控制47人,正在审讯中。

由销赃窝点反查,已经确定目标112人,目前已控制87人。

已确认的赃款82万余元(不完全统计)

已确认属蔚兰花城作案,138起(不完全统计)

一条一条实时更新的数字浮现在IDC会议室投影幕上,从这里能隐隐约约听到,这盯着监控的内勤们也兴奋起来了,偶而兴奋地叫出来一句:又抓了一个!

如果说开始还兴奋,现在梁厅已经习惯了,他一会儿瞄瞄厅里数位,一会儿看看市局的各位,面前就放着已经讨论几稿,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的计划,计划名称是《关于对长安市窑村治安问题整治的若干意见》。

他拿起这份计划报告,示意传输实时监控的书记员关闭了画面,一干警务人员意犹未竟地收回了视线,偶而在小声地交头结耳,理论上这么小的案,连分局都够不着管;可同样是这么小的案搞成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却连市局都不知情,直到踏进会议室的那一刻,才知道今晚要实施“斩手”计划。

“先说句抱歉的话啊,斩手计划一直被局限在很少的几位知情人中间,包括我也不清楚,具体的进展、计划细节,其实在两小时准备钓出销赃窝点之前,我还在怀疑,我在想,要是抓不到赃,回头也没有传讯扒窃嫌疑人,那我这个厅长的脸,可就颜面无存了。”梁厅开了句玩笑,众人会心一喜,就听他继续道着:

“大家面前的这个计划,看看它的形成时间,基本就能代表此时的心态,两年多前,上一任厅长同志在位时要求治安总队拟定的计划,计划非常好,包括重点打击团伙作案、社区干部进村入户、片区民警和街道人员蹲点等等,几乎是面面俱到,无懈可击,可为什么,根本实行不下去呢?”

原因,也很简单,梁厅摸摸自己的肩章道着:“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爱惜我们身上这身羽毛吧,基层的同志都反映过,大案难办,小案难缠,特别像长安扒窃类案件,发案率高、重复作案率高、作案水平高等等,大家想过没有,执法和违法是一对孪生,不是此消彼长,就是此长彼消,我们越爱惜自己羽毛,越不敢出手打击,那扒手伸出来的手可就越多、越放心,大家看到了,我们的反扒队员在流血流汗,他们是全警装备最差的一支警力,武器不用说,肯定没有,甚至有点协警连警械都没有配备,就是靠着双手和身躯扑倒那些穷凶极恶的扒手,我这里有一份统计数据,不完全的,截止到今天,上半年,我们反扒队员里有31位在执行任务中受伤,3位重伤员,是被扒手划断手筋,落下终身残疾了……啧……”

他撇着嘴,顿了下,有点欲说还休的感觉,麾下众警面有惭色,一类集群式犯罪的泛滥,你可能找到这样那样的原因,主观客观的原因,可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就在警察自己。

那怕不是警察的原因,但所有犯罪,都是警察无法回避的责任。

“……刚刚在开会前,我的老同学给我上了一课,斩手计划出自她的设计,她是位公共安全专家,她笑我说,我疏于警务很久了,不像她当警察那么纯粹,这一点我认可,最起码我做不到她这一点,会用尽一切方式,去找到各个犯罪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现在结果出来了,在座大家能想像到吗,不过是半个小时光景,失窃几百部手机,销赃的案值近百万,销赃的窝点五花八门,甚至犯罪分子连微商、网络销售的渠道都打通了,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反正我是有点无地自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