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往事如烟(四)(第5/6页)
他们用奇怪的符号(文字)传递战场信息,使各个部队能够迅速统一行动;用有节奏的木棍敲击声、呼喊声(音乐)提升部队士气,使得战士们勇猛异常;根据地势河脉走向(堪舆),部署最有利的部队阵型;通过星辰日月的细微变化判断出天气(天象),提前做好防御或攻击的准备。
甚至,蚩尤部落最引以为豪的铜制兵器,在炎黄联军投石机、巨驽的毁灭性打击中,根本派不上用场。
异族,败;蚩尤,身首异处。
大多数异族,死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仅有少数异族,或逃于西南荒蛮山区;没有出现兽化形态的幸存者,以常人身份,隐于市井。
战败,阻挡了异族的野心,也击溃了异族不可一世的骄傲。
蛰伏在深山的异族,以曾经在部落当祭司、巫医的经验为基础,发展出一整套控虫炼草的秘术,称之为“蛊术”,整个族群被称为“蛊族”。
隐迹于常人中的异族,利用自身不同的异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就,逐渐形成了“幻、魇、医、灵、卜、武”六族。
七族,如同风烛残年的垂垂老者,只求苟活于世,再无少年时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时,距离“逐鹿之战”,又过去了七年。
战争的硝烟,虽已被历史长风吹得烟消云散。但是,关于这场战争的缘由,深深烙印于常人被异族支配的恐惧和被奴役的屈辱中。
恶人放下仇恨,纵不能立地成佛,也不再坠入魔窟;善人牢记仇恨,就算心中有佛,也会由佛入魔。
混迹于世间的六族惊恐地察觉到,一群会使用类似于异族秘术的常人,自称“猎妖师”,四处搜捕猎杀六族。他们以气味、面相、形态甚至出生时辰,从常人中准确地找寻出异族,用桃木剑、符纸、无根水、明火辅以古怪咒语,催动异族体内的兽血,在极短时间内异化成兽形,称其为“妖”,加以杀戮,取其体内兽血凝聚之物,曰“内丹”,炼化成药,服用可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时间是很奇妙的事物,总是在轮回着似曾相识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由屠戮常人的异族,换成了屠戮异族的常人。
也许,时间并不奇妙。
而是书写故事的那支笔,叫做“人性”。
短短几年,六族几乎被猎杀殆尽,只得求助于蛊族。
隐居深山与世无争的蛊族,念及昔日的同族之情,研制出一种神奇的蛊药,于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七月十五(现称“中元节”),合无根水(雨水)吞服,可抑制兽血产生的影响,躲过猎妖师的种种法门。
如此,六族才得以生存延续,再也不敢以异能示人。风光一时的猎妖师,也因再无“妖”可猎,渐渐销声匿迹。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世间风平浪静百年,那场常人与异族的旷世之战,也渐渐成了村头老树下,白发翁媪讲于嬉戏小儿的传说故事。
然而,仇恨的火焰纵然熄灭,也有红亮的火星深藏碳灰。当深秋的野风刮去浮灰,火星随风飞舞,终会落于枯草瘦木,再次燃起一场滔天烈火。
六族,虽然舍弃了昔日的荣耀,却没忘记刻骨的仇恨。百年间,他们掩饰身份融于常人生活,暗中查寻猎妖师的由来。
终于,六族探寻到最无法接受的耻辱和愤怒——
除却世间六族和深山蛊族,居然还有“文族”,仅仅只有一人的文族!
他在“逐鹿大战”之前第七年,已经推演出这场战争,遁入人世,收取百名天资聪敏的常人为徒,根据每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将毕生所学分类,倾囊相授,使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常人倾斜,最终决定了战争走向。
异族以失败告终,此人销声匿迹,世间再无与他有关的交集。猎妖师,便是他的百名门徒中,掌握符咒秘术的旁支。
古往今来,任何战争,比敌人更让人痛恨的,永远是叛徒。
六族万万没有想到,那场稳操胜券的战争,居然是因为同族的“背叛”。更让六族感到耻辱的,文族仅凭一人之力,教了百名门徒,便将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异族彻底击溃。而六族最为愤怒的,猎妖师对战败之后,再无野心的异族进行的灭族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