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自有公理(第3/6页)
“我不想背上这小人之名,哪怕是些许的疑虑猜度也不行,若徐州果真最终由我刘备坐镇,那也要是堂堂正正,让人说不出半点差错!”
刘俭闻言笑了:“兄长,你比原先想的更深远了,所以这才是你定下一个月之后,才要去取徐州的理由?”
刘备苦笑道:“且拖一拖吧,看看局势。”
刘俭点了点头,道:“说的对,不论发生何事,都不要过于着急,眼下的局势,大局是对我们有利的,且看这些跳梁小丑如何出招,然后再妥善应对,毕其功于一役!”
……
……
当天晚上,校事府的校士为刘俭带来了郯城那边的消息。
他们查出了郯城那边,陶家人偷偷的派出了使者,分别去往不同的方向。
刘俭二话不说,当即下令,将这些使者通通拦下,并带到自己的营寨之中。
校事府在徐州的布置非常完善,消息极为灵通,行动迅速,再加上刘俭手下的精兵猛将,郯城那边想送什么消息出去,根本无法逃出刘俭的眼睛。
要不说跳梁小丑就是跳梁小丑,只知道送信,却未曾紧抓最关键的情报保密工作。
所有从郯城悄悄潜伏出去的使者,一个不剩的全部被带到了刘俭的军营。
而他们所携带的密信,也都一封不差的被送到了刘俭的桌案上。
“张超。”
“赵昱。”
“阙宣。”
“笮融。”
“啧啧,还有孔融……”
“……”
“有点意思。”
刘俭将这些信挨个看了一遍之后,随后让刘备,关羽,张飞挨个过目。
“无耻小人!”
关羽的脸色变的更红了,仿佛似要被气炸。
刘备皱着眉头,似乎是在沉思着什么。
“德然,你说……若是陶家真的将这些人邀请了过来,且不管他们向着我,还是向着陶家,一旦他们在中间劝和,我就是有心攻打城池,只怕也是不好动手了……”
刘俭笑道:“让就让他们不要劝和便是。”
“啊?”
随后,就见刘俭将那些秘信扔了回去,告诉李谷:“让这些使者各自该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莫要让他们返回郯城通风报信,另外,让我们的人,随同他们一起去拜访诸路英杰。”
“喏!”
刘备颇为疑惑地看着刘俭,道:“德然,你这是?”
刘俭笑道:“陶家人邀这些人前来助阵,无疑是自寻死路!”
“他们以为有这些人到场,就会让兄长你投鼠忌器,恐丧失了声名而不敢轻举妄动,但实则,光是这些人,就可以挖掘出他们陶家的坟墓!”
……
……
淮浦,刘繇府邸。
陶家的使者将所谓的“陶谦手书”战战兢兢地递送到了刘繇的面前,然后磕磕巴巴的向着刘繇陈述了他们家主的诉求。
刘繇根本没怎么认真地听,他只是笑看着矗立在陶家使者后面的那名大汉。
正是与刘繇相熟的东莱太史慈。
待那名使者说完之后,刘繇遂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们两家的人真有意思,彼此闹了争执要某去评理,两家的使者居然一块来了……倒好似亲如一家。”
太史慈笑道:“正礼公勿怪,只是奉大将军之命,特来此请正礼公前往徐州,为我家骠骑将军洗去身上的不明之冤!”
“这是大将军的手书。”
刘繇接过太史慈递来的信,看完之后,捋着须子,点了点头道:“明白了,明白了,大将军之意,刘某明白了,子义,咱们许久未见了,今晚留在这,陪某痛饮几爵,如何?”
“敢不从命!”
……
……
泰山郡,太守府。
泰山太守应劭接到了刘俭的书信之后,沉默半晌无言。
少时,方听他长叹口气,道:“大将军……郑学门人,海内所望,更兼在境内以执法严格闻名,我既身为名士,又立志于法学,焉能不相从之?”
……
……
广陵北境,张超与赵昱则是正在宴请刘俭派来的使者。
“家兄张邈,早有书信来,言我东平张氏与大将军共同经管中原商贸诸路,河北珍奇如今通过中原南售,皆走我张家,可谓合则两益,分则两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