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刘虞在青州的成绩(第3/3页)
而且税收只是一方面,在关乎民生的盐务产量以及对外的销售定价权这件事情上,官署还得跟他们不断的进行商议,且主动权并不在地方官署一面。
纠其原因,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造盐的成本越高,耗费的人力越多,工艺越繁琐,就越容易发生这种事情。
但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刘俭觉得青州的盐务可以改一改了。
改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能够使青州整体的盐产提高上来,使产盐的成本降低,扩大产量,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挤压掉那些老牌的执掌盐务的豪右大族的话语权。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阀阅,望族,世家之所以牛逼,不外乎是他们掌握了稀少的珍贵资源!
这个资源有可能是书籍,有可能是人口,也有可能是土地或造盐。
但当他们掌控的资源变的不再珍贵而成了烂大街货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使用政治手段,他们优势在瞬时间就会土崩瓦解。
针对青州的盐务,刘俭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只要普及晒盐法,使食盐的产量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在青州掌控最高的主动权。
这个方法普及于北宋……但是现在,提前弄出来的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