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刘俭的王牌(第2/3页)

特别是浮云和缘城失利这一仗,已经让黄巾军对刘俭格外重视了起来。

不过没关系,历城这边的兵马不好动,但刘俭还有另外的一张王牌!

……

黄河以北,距离青州不远处的临邑境内,此刻正屯扎着一支强兵。

这里往日都是开阔的地界,河岸边的树林旁,大部分都是平原地界,但是最近这段时间,这里却多出了许多的帐篷,河岸边往日的宁静变的嘈杂,人声鼎沸,许多的北地汉军在此屯扎操练。

而在那些帐篷的最深处,树立着一面大旗,旗帜上面的字分外惹眼。

“汉辽东属国都尉,关。”

不错,此处正是关羽主力军屯扎的位置。

此时的帅帐之中,关羽正高居主位,捋着自己的三缕长须,闭目养神。

如今的关羽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就外面看起来,却恍若三十许的中年男子一般。

并不是他显老,而是在幽州边境的战场上,常年的征战锻炼了他的心性,打磨了他的棱角,而这些年的官场生涯,更是让他对人生多了几分感悟,心性远超同龄人。

和当年那个刚刚和刘俭认识时锐气的关云长不一样了,现在的关羽,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浑厚的气势。

身长八尺,姿容甚伟,行走之时昂首挺胸,美髯飘洒于胸前,身披精甲,头戴狮兽兜鍪,背上是一件鲜绿色的罩服,可谓是英雄气十足。

在幽州之地,不论是从涿郡往渔阳,还是从渔阳往辽西,亦或是从右北平往辽东属国去,随意找一个幽州人,问他大汉北疆第一武人是何人。

十个人之中,定有八个人会告诉你,是关云长!

而此时坐在主位上的关云长,对面还有一个人,如今也是塞北之地赫赫有名的人物!公孙瓒。

如今的公孙瓒因为军功,他岳父候太守的运作,以及刘俭的帮忙,已经成为了骑都尉,秩比两千石,在秩俸上,并不比关羽要低。

不过论及在北地的声望,他却一直差了关羽一头。

其实公孙瓒的声望也非常之高,但很可惜,他就是超越不了关羽。

关羽如今北地第一名将的位置已经坐实,妥妥的武大,公孙瓒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幽州境内的武老二。

公孙瓒嘴上不说,但心中其实一直都不太服气,总是想找个什么机会印证一下,自己比关羽强。

可惜的是,一直就没这个机会。

“云长,咱们这都在这驻兵多久了!听闻德然已经大胜了黄巾一阵,破其十余万众,咱们若是再迁延下去,这功劳只怕与你我无缘了,为何还不进兵!?”

其实关羽心中也是非常渴望进兵的,他和公孙瓒驱兵大老远的从幽州来到此地,不是为了隔岸观火的瞧热闹。

但刘俭在以“天子节钺”之名调他们来此之前,曾有前言:“若是没有他的命令,不允许关羽和公孙瓒随意出击!”

公孙瓒和关羽虽然都以刘俭为尊,但在自身的定位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关羽是把刘俭当主公看待的,刘俭对于他来说就是天,为了刘俭,关羽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但公孙瓒的觉悟可没那么高,他一直以刘俭为先,主要还是看重了刘俭的能力与位置。

公孙瓒是望族出身,他心中明白,跟着谁混才能有一个好的出路。

所以这些年来,公孙家在公孙瓒的牵引下,一直跟涿县刘家深刻绑定。

刘俭对公孙家也很够意思,不论是贩马还是河北商贸协会,他从来都没有亏待过公孙家。

对于刘俭的情谊,公孙瓒也是铭记于心,但这一次刘俭不让他和关羽出战,他实在是不能理解。

“云长,你倒是说话呀?我意,咱们明日立刻出兵,助德然一臂之力,你可如何?”

面对公孙瓒的催促,关羽心虽意动,但面上却无半点表示,非常的沉稳。

“关某觉得不可。”

“为何?”

关羽缓缓的从原位站起身,高大的身形尽显其威势。

“某兄长非是自私之人,往日大家起于微末之时,兄长对兄弟们尚能公平,同享功劳富贵,如今兄长已是手握节钺,执掌一方之雄,焉能因为黄巾一点区区微末之功,而令你我白走一趟?非吾兄之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