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开始扭转地位的宦官(第2/3页)

这可是原先从未没经历过的趣事。

吕强在一旁继续谏言道:“陛下,这两队彩女今日较技踏鞠,必将有胜有负,陛下还需对胜者行之以赏,鼓励她们继续苦练鞠技,以娱陛下也。”

“此言甚善,吕卿,你说朕奖励些什么?”

“奖赢的队伍侍寝一夜,陛下觉的如何?”

刘宏一听又惊又喜:“卿把朕当成赏赐了?”

“陛下对于她们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赏赐吗?”

“哦!对!是极,是极!来人!快!更衣,朕要踏鞠!”

吕强急忙道:“陛下稍候,今日是赵中常侍轮值,陛下还有向各署传达的诏令没有交代给他。”

“这个赵忠,真是好生磨蹭!如何这个时辰还不来?”

刘宏皱起了眉,很是不满地道:“不用等他了,你代朕去各署传达朕今日的诏令!”

“啊?!”

吕强闻言吓了一跳,忙道:“可是陛下,往日往各署传达诏令的,皆为张,赵,郭,封四位中常侍,陛下从未授予过旁人之手,老奴更是从没办过……”

“没办过你学啊!”

刘宏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卿当中常侍也许多年了,这点小事还用朕亲自教你不成?”

“是,是,陛下教训的是!”

吕强此刻的心中甚是喜悦,他急忙作揖道:“老奴这就去办!”

吕强走后,刘宏兴奋地搓着手,来回扫视着在场这些香汗淋漓,尚还喘着粗气累的不行的彩女,道:“都别愣着,朕今日很有兴致,走!你们两队都来,陪朕踢上几脚!”

……

吕强带着刘宏传达给各署的诏令出发了。

这第一份便是往宗正寺去见大宗正刘焉,催促他尽快办理查正刘俭汉室血脉之事。

但说实话,宗正寺的归档文件实在太多了,如山似海,而刘俭本身还是前汉刘氏的宗亲,这一部分宗亲的档籍在光武中兴之前,因为战乱遗失了不少,就算还有剩余的底子资料,也大多不完整,核对比较困难。

似这种前汉宗亲,想在宗正处查询到根底,实如大海捞针,这事大家心知肚明。

可现在,吕强已经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刘俭是个好盟友,他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聪明厉害,他既能尽心尽力的帮自己去获得圣宠,那自己也一定要好好的帮他!

毕竟,在吕强心中,自己和刘俭都是大汉的忠臣。

来到了宗正寺,见了宗正刘焉,吕强代表刘宏,向刘焉进行了催办。

本来只是正常的催办程序,但吕强却偏偏给刘焉加了点佐料。

宣布完诏令后,吕强笑呵呵地对刘焉补充了一句:“还请宗正快些,此事于陛下言,似有些急。”

这话说的就很有水平了,什么叫‘似’有些急?

到底是急还是不急?

别人听了这话,或许不怎么当回事,但刘焉这人可不白给,身为刘宏最信任的汉室宗亲之一,刘焉和他的老上司胡广一样,是个官场的不倒翁。

他最擅长的本事之一,就是察言观色,通过细枝末节来揣度一件事的重要性。

吕强的话让他有了点警醒。

“呵呵,中常侍留步。”

刘焉叫住了吕强,问道:“请问中常侍,查这个刘俭宗室辈分的事,可是朝廷公议之事?”

吕强沉默了一会,道:“回宗正的话,具体是因为什么陛下没说,只是陛下昨日晚食和今日早食的时候,都特意问了一嘴,仅此而已。”

刘焉心中暗暗叫苦。

早饭问一遍,晚饭问一遍,这证明了什么?证明陛下急的快上房了!

这话若是张让,赵忠那些阉贼来说,刘焉或许会存上几分疑惑,毕竟那些人的心性刘焉心知肚明,根本没有一个是好人,皆是善于结党,心狠手辣私心极重之辈。

但如今说这话的人是吕强。

此人可不比张让那般险恶不靠谱,虽是宦官,但心中尚存仁义。

且吕强这个人不结党不营私,平日里做的都是劝谏刘宏的事,在哪都不招人待见。

这样的人,在朝中没有站队的倾向,也就等于没有私利,他说的话九成九是真的。

“那敢问中常侍,陛下为何要查这个刘俭?”

“唉,老奴不知啊……”

“中常侍不必藏私,老夫知你为人,你也知晓老夫的为人,老夫也算是陛下在宗室中的心腹,咱们之间,还有何话是不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