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江阴之战(第2/4页)

连自己人都欺瞒,他们宣扬的数字又能好到哪里去。

1937年底日军在华东战场伤亡累计为100000人,则淞沪会战伤亡约为80000左右。

这个数字相对比较客观的,非常符合双方的战损比以及其他战役核对的结果。日军的阵亡应该在20000-30000人之间,受伤在40000-60000人之间,总体伤亡在70000-90000人之间。双方的伤亡比在3.5-5为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这样的战损比,是不少国军士兵用刺刀拼杀出来的,也是后期国军作战方案发生扭转后,战损方才减小的。

可即便是这样,国军伤亡30万,依旧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死了这么多的人,加上撤退时候的大溃逃,所有人的情绪降至冰点,本能的敌视来自其他省,曾经有过矛盾的地方军,抱团也就发生了。

彼此瞧不上彼此,尤其是川四的兵,出省时穿着破破烂烂,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不光中央军的指挥官看不起他们,就连士兵都看不起他们。

至于对方在战场上的所作所为,自然不知道。也许一些士兵会知道,那也是在蕰藻浜的时候,知晓一支川军队伍被拉上去当炮灰的。

也仅此而已。

却不清楚,这支川军,穿着破破烂烂,不被人看好,甚至当炮灰使用,却硬生生的把自己打成了王牌军。

湘军、桂军、东北军、皖军……等等各路军系,这些兵在夏远的一番话结束以后,开始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曾经都是在一个战壕里,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抵抗外族侵略。

他们是英雄。

一名衣衫褴褛,抱着一条破旧枪支的川军士兵红着眼睛,捏着拳头:“这是我第一次被人说是英雄,我们是英雄,老杨叔他们牺牲了,知道这件事情也会高兴吧。”

“川军不负国!”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支破烂的队伍,竟然把日本鬼子打的这么惨。”

“桂军六个师,一天拼光了,他们真是好样的。”

“东北军在淞沪战场未曾后退一步,全军战死,军长以身殉国,这样的队伍,东四省不抵抗只是听取上峰命令罢了,他们不该这样遭到唾骂和冷嘲热讽。”

营地上,一个营几百号人,虽说夏远宣布解散,但大伙迟迟没有散去。

营部。

袁副营长站在门口,看着营地上的情况,回想到夏远那热血澎湃的发言,感慨的说道:“营长的一番话,对他们的影响可谓是甚大,没想到如此局面,竟然被营长的一番话终结,我想,等他们想明白,应该会知晓身边站着的人,都曾经在战场上,为抵御外族侵略,浴血奋战,如此一来,他们之间的仇恨会被减小,甚至被化解。”

夏远目光平静:“他们各自抱团,是因为军阀混战期间,留下来的仇恨。但现在与以往不同,需要让他们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赴汤蹈火,舍生取义。”

“不愧是营长,所想的方案比我想的要全面很多。”

袁副营长感慨的同时,又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夏远询问:“守江阴的是哪支部队?”

“营长不知?”

“我刚被调过来,对这边的情况不太了解。”

“是江阴江防的第103师,第111师,第112师,他们的司令是刘兴刘司令。”袁副营长心中一动,询问道:“对了,营长,您要不要去见一见刘司令。”

“刘司令?还是算了。”夏远摆手,他不太喜欢与国军将领交涉,很多国军将领做事以及说话都带着一套官腔,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安安静静等待命令下达就行。”

“好吧。”

“等一会,我们要对部队进行整训,不团结的部队,到了战场上,和送死没什么区别。”夏远目光微动,说道:“需要让他们明白,身边的战友,是他们唯一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人。”

“好。”

就在夏远率领的独立营进行整训的时候。

日军继续对江阴发动了进攻。

十一月底。

为了攻占江阴这块弹丸之地,日军出动了海陆空三军,先用空军的飞机轰炸,然后出动海军,最后陆军登场。

随后,日军第3、第9两个师团,凭借飞机、战车及优势火炮作为掩护,兵分4路,围攻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