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松井石根如恶狼(第3/4页)

这一步尚不成功,就没有办法。

已经接近十一月底,距离金陵保卫战,还剩下大半月的时间,纵使自己拉起一支队伍,也无法改变结局。

傍晚。

武友华找来,“我对你所讲的深信不疑,可当下保卫金陵,众志成城,我亦有爱国之心,这危难关头,让我离开,我做不到。我知晓你是从前线从撤退下来,和日军厮杀的英雄,你亦是如此,我作为国府之民,又岂能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临阵而逃。”

顿了顿,他抬起头看向夏远的面孔,说道:“更何况,我是作为国府公职人员,更不能临阵而逃。”

“是我仓促了。”夏远心中叹气,说道:“如若有一日,日军攻破金陵城,可前往老外的住宅区避难。”

对夏远所讲的话,武友华有些一头雾水,却也点头,“也许金陵能够受得住呢?我在国府听说,日军是想要与国府签订城下之盟。”

夏远笑而不语。

经历淞沪会战,日军的沪上派遣军兵力剧增,更是决心拿下金陵。

至于所谓的城下之盟,属实扯淡。

七七事变前,日本的激进派曾狂妄的表示,他们的军队可以在三个月内,攻占中华。更有甚者,把三个月的时间缩短为一个月,可谓是猖狂至极。

日本费尽心思,攻下金陵,怎么会是为了和国军签订城下之盟。

他们想要的是广袤的土地、资源。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泥丸之地。

夏远并未与之反驳,“希望如此。”

这几天,国府动员的厉害,报纸上的口号喊得响当当,游街的也没少,年轻的学生扛着大旗到街上高喊‘誓死保卫金陵’‘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不打日本鬼子,将来难过日子’‘万众一心,誓灭倭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街头上,金陵市民汇聚,如同长河。

守卫金陵热情之高,即便是来自未来世界,在那阵阵高歌的口号声中,仍旧感觉到浑身热血沸腾。

“谁说这个时代麻木迂腐,这才是真正觉醒的时代。”

夏远看着游街的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这个时代,他们富有热血,爱国之心,年轻,朝气蓬勃。

几十年后,他们更是建设新中国的中坚力量。

他们,是一批人。

越来越的市民加入到游街队伍,他们高高举起手臂,握成拳头,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几百米。

他们的声音,震的天空上厚重的云层颤抖不止。

这是超越时代的呼声。

夏远随着人流,向前涌动。

他看到了,有警察,有学生,有工人,有医生,有苦力,有脚夫。

游行的队伍正在壮大,呼喊的声音愈发高涨。

夏远看到的是,燃起草原的星星之火。

在国府铺天盖地,誓死守卫金陵的宣传下,军民坚守金陵城的决心空前高涨。

卫戌司令部。

唐生zhi听着从另一条街传来阵阵,如汹涌澎湃的呼喊,面色平静,如同井中波纹不动的井水那般。

他心中清楚,在这空前高涨,誓死守卫金陵的情绪之下,是一片中空。

像是空中阁楼,上层民众热情高涨,史无前例,下层军士几乎没什么斗志。

在淞沪一战,就把不少参与淞沪会战军队的自信心给打没了,日军的强大深入骨子里,很多参与淞沪会战的队伍,抵达战场没多久,就在日军强大的火力和进攻下,烟消云散。

唐生zhi把当下的情况比作空中阁楼,是在合适不过。

金陵城内的民众,做梦都想不到,国军铺天盖地的宣传,实际上是先抵抗,后放弃。

国军铺天盖地的宣传没少,日军方面却显得比较平淡。

由于日军在沪上时伤亡较大,需要一定的事件修整补充人员和弹药,加之要调整指挥关系,等待统帅部的作战命令,因此,推迟了进军金陵的时间。

12月2日。

沪上气候特别寒冷,天空纷纷扬扬飘着雪花,这个月份下月,在沪上来说,是十分罕见的。

上午十点多,一架日本军用飞机,缓缓降落在龙华机场上。日本参谋次长多田骏极其随员从机舱走出来,下了飞机,乘上早已等候在舷梯旁的轿车,一溜烟开进了静安寺旁的日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