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医生遗物。(第3/4页)
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他出生在18线乡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非常平庸的人,没有高学历,没有机灵的头脑,也没有敢于冒险的勇气,正常的打工,下班,带孩子……跟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一样。
作为独生子,他从小生活的也算无忧无虑。
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平庸基因的弊端开始展现,他的成绩每况愈下。特别是在几乎全班同学都上补习班、聘请家教后,他的学业更是被衬托的一塌糊涂。
起初,“积羽”向父母请求上补习班,但父母否决了,他们认为如果上课认真听讲了,没道理不会,成绩不好,肯定是上课不用心,去补习班也是浪费钱。
渐渐地,他成为班上公认的差生,初中毕业之后,必定考不上高中,要么出去打工,要么父母掏钱读个中专技校……他不甘心这样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开始自己寻找出路。
第一个出路是镇上的理发店,理发师发现,他对这一行有些天赋,而且嘴甜会来事,很适合学这门手艺,于是推荐他前往专业学校进修,这样出来之后,无论是去大城市打工,还是自己开个小店,对于一个不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饭碗。
然而他兴高采烈的回家告诉父母后,父母勃然大怒,一口否决。
踏实的规划,败给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父母的强硬干涉下,理发店不敢再跟他有任何来往。
很快,中考到来,奇迹没有发生,他没有考上高中,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里,只有一些闻所未闻的中专和技校。
他四处打听,最终决定报一个不那么体面、但就业较为友好的专业。
可父母一听就拒绝了,他们听从了家里某位据说很有身份的远方亲戚的建议,要求他报一个大热的专业。
这个专业需要实践,于是,“积羽”没上多久的课,就被送进工厂,开始了比东南亚血汗工厂还要肝的“实习”。
实习的钱一部分归学校,一部分归父母,高压之下,青春期的男生甚至无法饱腹。
饥肠辘辘之下,某天他溜出工厂,进了一家小饭店,点了一份炒饭跟一碗汤后,风卷残云。
付账时,他非常羞愧的表示,自己没有钱,但可以用打工抵账。
中年老板打量他几眼,意外的同意了。
这份打工没有他想的那么艰难,老板很有人情味,同事都好说话。
最重要的是,两个月后,老板摔了一跤,伤的很重,由于独生女远嫁他乡,“积羽”忙前忙后,宛如亲儿子般伺候左右。
等老板出院后,经过深思熟虑,将“积羽”叫到身边,认真询问他是否愿意跟随自己学做菜?
老板做菜手艺非常不错,小饭店的生意,全靠他一个人下厨支撑起来。
只不过,摔跤之后,落了后遗症,不能继续承受重体力活。
再加上独生女不会继承这份家业。
一方面看中“积羽”的品性;一方面需要一个年轻强壮的劳动力,老板愿意在“积羽”承担主厨工作后,按照盈利进行分红。
“积羽”非常乐意。
他学的用心,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似乎未来可期。
然而,没多久,父母带着大批亲戚,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一边辱骂老板,一边强行将他带走。
原因很简单,工厂将“积羽”无故旷工的事情告到学校,学校告知家长,在“积羽”旷工期间,那少的可怜的工资,当然也不会给父母。
虽然收入很少,但养了这么多年的帕鲁终于回血了,父母怎么能容忍“积羽”不学好?
这一次,除了拳脚相加外,他们在亲戚们七嘴八舌的撺掇下,认为不能再这么放任“积羽”,必须在他脱离掌控前,真正把人治服了!
于是,“积羽”被送进了网瘾学校。
那是一段极为黑暗和绝望的日子。
即使在时隔多年后回忆,仍旧显得浑浑噩噩。
他只记得,终于又一次回到那个熟悉的屋子后,喧嚣了不知道多久的嘶吼,渐渐安静下来,温热的鲜血流淌满地。
“积羽”回过神来时,父母都已经满身血洞的倒毙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