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七章 反败为胜(第2/3页)
夏启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细微操作,赵宁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完全能够想象。
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与见闻,很多地方都能品出夏启在幕后使坏的意味。
赵宁只能说一句老奸巨猾。
借凶兽之刀杀人,明面上不落任何口实,台面上没留下丝毫痕迹,不愧是中原之君、东土之王。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内部争斗,说到底不过是狗咬狗,相对而言赵宁更加在意那些普通修行者。
十余万中路大军全军覆没,无数江湖豪杰民间草莽,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与陪葬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中原大地,平添无数孤儿寡母。
如果死人能化怨为灵,那么漫山遍野的尸体一定会形成冲天煞气。
只可惜这种事并不存在,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姑且渺小如蝼蚁、身不由己,死了之后又怎么可能逆转世事、改天换地呢?
赵宁现在很好奇夏启打算怎么收场。
如何避免玩火自焚。
中路军已灭,左右两军尚未摆脱危险,兵强马壮的凶兽大军,没有道理放过打进家门的敌人,后面肯定携大胜之势全面追击。
损兵折将客场作战的人类大军,又将怎么应对?
夏启如何保全中原力量?
如果西征全面失败,这对夏启的威望是巨大打击,不利于将王位留在夏氏。
看起来,夏启已经解决掉最强大的两个对手,就算他因为战败名望大损,只要手里有实力,依然能确保王位顺利传给子孙。
但如果凶兽大规模杀出,趁机攻占河内平原,乃至是兵临中原呢?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对赵宁而言,都不用凶兽进入河内平原,仅仅是杀到他如今所在的位置,就不是一个很能接受的局面。
他刚刚带着晋门与楚国军队打下一片领地,要是转眼间就被凶兽拿回去,之前的努力与牺牲可就全白费了。
而若是中原大军果真全面战败,陈氏、姬氏那些受夏启王命对付梁氏、黄氏的贵族们,只怕也会在家族损失连连的情况下,跟他离心离德。
如此一来,夏启与夏氏的命运就难以预料。
一旦夏启归天,夏氏的地位就不可能稳固。
赵宁很想看看,夏启到底还有什么手段,可以用来保全他跟中原贵族们的利益。
......
次日,赵宁见到了从前线败退回来的黄文岳、梁正蒙等人。
近千名修行者无不面如死灰、如丧考妣,绝大部分人都带着伤,而且重伤员不少。
不同于普通贵族修行者,黄氏、梁氏的人在痛苦之外,脸上明显还刻着深深的悲愤。
至于他们愤恨的对象,赵宁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有左右两军的那些贵族。
“王上,左右两军行动迟缓,贻误战机,致使中路军十余万锐士死伤殆尽,臣请王上治他们的罪!”
“王上,左右两军已经不是行动不利,分明就是见死不救!整个战局因为他们的歹毒用心而陷入绝境,不杀他们不足以明军法!”
一脱离危险地带回到营地,黄岳文、梁正蒙便迫不及地当着无数人的面,双双下跪向夏启请命。
一方面,他们不能自己承担战败责任,否则黄氏、梁氏都不用等到日后,眼前就有大厦倾覆之虞;
另一方面,他俩的确需要左右两军付出代价,最不济也得贡献财货,补偿他们的损失。
夏启扶起两人,叹息着道:“凶兽大军就在眼前,全军如今都很危险,当务之急是渡过艰难战胜险阻,其它的容后再议。”
大军的确很危险,因为凶兽大军在击破中路军后,并没有在清塘原多作停留,很快就向后军压迫过来。
左右两军救援中路的时候行动缓慢,撤离战场时却迅速得很,他们既没有被凶兽大军咬住,也没有被对方堵住退路。
然而成功撤回并不意味着安全,凶兽追得很紧。
各部只能相互掩护着后撤。
这一退就是三四百里。
眼看自己新封的领地重新被凶兽占据,到了碗里的肥肉被人抢走,陈明泰这一路心疼得不断龇牙。
赵宁同样不甚愉悦。
然而,撤退并没有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