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挽狂澜于既倒(13)(第2/3页)
各个世家都因此遭受了不小损失,如今更是被逼到近乎绝路上。
当此国家存亡之际,这些世家不敢、也不能对皇帝怎么样——他们顶多能说说“君王失其鹿,世家共逐之”这样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所以他们就把怒火倾泻到陈氏身上,想让跟他们一样身不由己的陈氏,先来做个替罪羊,以便出口恶气。
陈安之心中岂能太平?
陈氏的确害了不少世家族人,陈安之的确愧疚万分,所以他在来之前,就决定了忍气吞声、低头做人。
但这些世家如此欺辱陈氏,陈安之岂能一直忍下去?
他也曾是个嫉恶如仇、脾性火爆的年轻俊彦,崇尚的是武力解决问题,向往的的是沙场征战,忍无可忍之下,他焉能把尊严埋到尘埃里?
就算是一拍两散鱼死网破,跟这些世家子弟先械斗拼杀,不去跟天元大军作战了,不去管什么国战大局了,他今日也要为陈氏讨个说法,为自己讨个公道!
连日杀人,不知不觉间,千百人的性命与鲜血,早已激发了他内心的凶狠与杀戮欲望,唤醒了他数年压抑生活所积攒的暴戾!
“你......你想干什么?”
逼视陈安之,忍不住要教训他的韩黎,在陈安之抬起头后,忽然发现对方双眼通红,杀气毕现,整个人犹如即将发狂的野兽一般,要扑上来撕咬他的咽喉!
霎时间他如坠冰窟,情不自禁心头一颤。
想到陈安之连日杀人,双手沾满鲜血的事迹,韩黎难免心怀畏惧,下意识就后退了一步。
这一步激发了韩黎的羞耻心,顿时恼羞成怒,仗着己方人多势众,大声叫嚷起来:“陈安之!你还想杀我不成?这里这么多世家子弟,你还能都杀了?”
他身后的韩式子弟,包括蒋飞燕等人,都放出了修为气机!
陈氏族人不甘示弱,俱都调动真气抗衡。
气氛陡然剑拔弩张,械斗一触即发!
“不能都杀了,也要讨个尊......”
陈安之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正要说讨个尊严,话音却陡然中止。
在韩黎后退一步,没有再遮挡他绝大部分视野的这个刹那,他看到了一个人。
点将台上,站着一个他熟悉的身影,正向他这里看来。
那人身段婀娜妖娆妩媚,美艳不可方物,却偏又气质端庄,眉宇含威,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随意靠近。
那是扈红练。
早些年,陈安之见过对方几面,知道对方是一品楼二当家,也是赵宁的羽翼。
他不知道对方为何会在这里,还能堂而皇之站在点将台上,但看到对方,陈安之便想起了赵宁。
陈氏在被众世家唾弃的绝境之中,还能有建功立业,重塑家声的珍贵机会,全是因为皇后赵七月的安排。
那也是他兄弟的一片苦心。
陈安之胸中陡然燃烧如烈火的戾气,于刹那间消散大半。
他想起赵宁的遭遇,想起赵氏受到的不公。
乾符六年,赵宁在代州遭遇截杀,九死一生,事后被证明是徐明朗授意范式,勾结天元公主萧燕所为。
而皇帝非但没有给赵氏主持公道,反而借机往雁门关派遣了六万禁军,想要分赵氏的兵权!
后来凤鸣山大战,雁门军杀敌无数,赵宁立下非凡军功,皇帝却因为他跟孔严华战阵对练时伤了对方,就将他罢官夺职,还令他五年之内不得重回军伍。
如今想来,陈安之才知道,凤鸣山之役中,雁门军的胜利有多么不易,多么难得!
可此后数年,皇帝却在扶持孙氏与赵氏分庭抗礼,还不断谋求削弱赵氏势力,国战之前,更是计划废除没有半点过错的皇后赵七月!
这无异于向天下人宣布,皇帝要向赵氏动手,要彻底打压赵氏了!
皇朝之内,若说在皇帝的面前受到的委屈,谁有赵氏的委屈大?
可赵氏从未表露过任何怨言,国战刚刚一爆发,便调集族中所有精锐修行者赶赴雁门关,将察拉罕死死挡在了关外!
到了今日,国战唯一一场大捷,还是赵宁带着一群郓州杂兵,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于西河城打出来的!
现如今,赵氏几乎是凭一族之力守住了晋地,让察拉罕寸不得寸进,汴梁危亡之际,本已脱身的皇后更是冒死赶回,主持中原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