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场24年的结果(第2/4页)
以前他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竟然有这样一个地方,搞了24年的超大型消防实验,证明了他想证明的结果?
这种结果,既让他极度振奋,又让他极度担忧。
振奋的是,前世在网上看到那些说法,认为改制地方后也不错,战斗力强了,控制灾害的战术也多了,比以往的公安现役制更专业了,曾让他摇头叹息。
这种说法,简直是在诋毁曾经的消防军人用纪律和鲜血创下的荣耀。
那时候是啥情况,啥装备?
改制以后那几年,科技在怎样的发展?国家在消防经费上投入了多少钱?
那几年,直升机支队有了,无人机有了,遥控战车有了,山地消防摩托有了,模块化运输有了……
个人装备,随车装备,亦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条件差距,战术上,怎么可能相较呢?
如果是相同的条件,现役制消防,会差吗?
如今,已经有了证明。
深圳地方化消防制度,有的从84干到了08年,经验多不多?
还是同为公安体制下的民警制公务消防员,人员逾900名,时间整整24年,这个实验,条件够不够好?规模够不够大?时间够不够长?
留队的问题,后世消防的辞职率那叫一个高,现役制好歹最少干满两年呢,地方制那真是说走就走了。
不过这些,还是后话。
这样的对比,让方淮对留制的方向更加坚定。
只是,他担忧的是:连罗总这样的耳目通达之人都信心满满,觉得消防不可能转地方,但转制还是来了。
逆大势而流,前路艰难啊。
还好,罗总在改革的想法上,与他达成了大部分一致,而且对于方淮的其他动作也是十分赞赏,方淮缺背景,罗总也缺一个操盘手,双方的合作基础十分坚实。
……
1月6日。
“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二中队的队伍,终于来了。
没有水门仪式,大巴车进了中队,一帮人在锣鼓声的迎接中乌泱泱下车。
“我靠!张……张东?你也来了?”
“老毕!我擦,好久没见了!”
一车大巴人下了车,就是一个大型认亲现场。
同年兵,老战友,一同培训的队友……足足18人。
这18人,加上原来二中队的30人,后调来的连序,尹文,及全国大比武调来的五人,总共54名现役。
……没算错,司务长退伍了。
司务长很幸运,在二中队后勤工作即将庞杂之时,把工作甩给苦B的方班长,告老还乡了。
二中队,暂时没有四期士官了,12年的方班长,成了中队最老的鬼。
54个名额,也让刚刚成为上等兵的四个夯货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知道,中队60人才满编,剩下六个名额是留给谁的,不言而喻。
妈的,六个新兵,他们每人足足能玩1.5个!
“我跟你说,王鹏!你一人带两个新兵我没意见!但是通讯班,必须给我留一个!”
人群边上的韩总乐滋滋地跟王鹏划清地界,为一个多月以后的“利益分配”签订口头合同。
屠龙者,终成恶龙。
宋林昂着脑袋,同样忘记了当初在皮卡车上和大家躲着睡觉的时候怎样吐槽过部队体制的不公平,某班长如何如何的坏,怎么折磨他们,此时也开始维护起了既得利益者的地位:
“那就这样!王鹏两个!韩勇一个!我和肖海山玩三个!以后别碰我们的新兵啊!尤其是你!王鹏!我们已经让步了!”
话落,肖海山在旁边瓮声瓮气,摇头晃脑:“对!那三个,我们两个人自己带!”
王鹏很想争一下,但眼神一个晃动,看见了什么,嘴角露出些狡黠的笑意,道:
“诶,新兵来了,你们准备让他们干什么?”
韩总当即一爽,叉腰道:“让他给我打洗脚水!”
这一下,宋林和肖海山也开始YY起来了。
“肯定是让他们干厨房啊!我们就坐在厨房监工,干得好的,给他们发烟!”
“啧,你也太不会玩了!包岗啊!把咱们岗也包了!他们也太幸福了,六个人包岗!我们这一年,方淮走了,王鹏来,前前后后,就四个人!”
王鹏只是摇头笑着,没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