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两种军官(第3/3页)

拽什么?

在消防基层中队,有好些大学生军官不受待见,一则因为心高气傲,二则不能感同身受。

难免骄傲。

消防和其他部队不同,此时只有两所军校可以报考。

一所是廊坊武警学院,对地方招生,也对部队招生,本科。

一所是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仅对部队士兵招生,是专科。

地方报考的大学生干部,18岁入学,22岁毕业,毕业就授衔中尉,副连。

而当兵考学的,就算也是18岁入伍,第二年上等兵参加考学,而且当年就考上,入学时也快20岁了,本科四年出来,差不多23,24了,也是副连。

这还是最快的。

万一考的还是专科,考上时年纪再大一点,可能到了二十五六岁,才是个一毛一的排长。

同等提拔之下,同岁的大学生干部可能比当兵考学干部高两级。

年龄就是升迁的资本。

而且以部队的专业年龄限制,年龄优势还代表了更高的上限。

很多当兵军考上去的干部,都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得到更快的提拔,才能跟大学生军官同留在部队,等待升迁机会。

而且大多基层会留一个当兵考学出来的主官,因为这些人大多更理解下面士兵的想法。

讲话前,一句“我也是从当兵过来的,有些事情,我也清楚”的开场白,就是让大家安静倾听的基础。

当然,大学生军官,有的也很接地气,能够做到与兵同乐,与兵同忧,与兵同想。

不绝对。

但此刻的王剑和梁龙辉,就是部队里两个截然不同流派里的极端。

一个过于理解士兵,一个完全不理解士兵。

“今天,我们七连各班,要选拔出一批参加条令知识竞赛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