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龙形下势·青龙探爪(第4/6页)

之所以用二手的,是因为她怕新买的摇篮表层的清漆有甲醛。虽然也能买到不涂漆的摇篮……但赤坎这边太潮,没漆面的保护,摇篮的木头受潮就会有味道,孩子不见得会睡的舒服。

摇篮、蚊帐、风扇是必不可少的。

没办法,带孩子就是这么费事。

很快,麻花辫编好了。

杨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意的点点头,轻手轻脚的起身,把孩子抱到了摇篮里。

孙婷赶紧把蚊帐给遮挡的严严实实后,一旁已经开始不躺,而是采用半躺半坐的坐在婴儿车里的阳阳指着睡觉的姐姐咿呀呀的喊着。

“嘘。”

杨蜜竖起了一根手指:

“不准吵姐姐。”

“咿呀?”

“嗯,真乖~”

仿佛她真的能跟儿子对话一样,交代完了宝贝儿子安静一些后,她对老爸说道:

“那我去啦。”

“去呗,小心点,注意安全。”

“嗯嗯。”

应了一声后,杨蜜打开了化妆间的门走了出去。

外面就是一群忙碌的人。

这些剧组工作人员忙碌的场面,让她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不过她很快就收拢了心思,迈步往金楼布景那边走。

很快看到了几张熟悉的脸孔。

梁潮伟、张缙、张振,袁合平、王佳卫、徐浩锋等人,都在那边。

张缙正站在袁合平身边,而袁合平这位国内顶尖的武术指导正一招一招的比划着某些动作给张缙。

不过招式做的却并不全,或者说基本看不见特别的招数,只是在演示该怎么打。

今天是几个主演碰面的日子。

大家来的都还挺早的。

要接受几天武术指导的训练。

叶问和宫二的对手戏。

马三单挑广东武林的群攻戏。

张振和剧本里没说是军统还是什么部门的“组织”围攻的戏份。

大家都带着功夫,但实际上传统的天朝武术打起来并不好看。因为从一开始,武术的目的并非强身健体,能下手的招数也都是杀招。

所以,武术指导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这些招数变得更好看。

他们要进行套照。

袁合平的能耐自然不用说,一辈子的功夫都搭在了电影里。

他对于北派武术在电影的呈现方式,怎么打、怎么打的好看,几乎可以说是一代宗师。

不过实际上,要真按照武林门派、江湖地位来看,袁合平其实在武林内,是没啥地位的。

这话乍一看有些荒谬,但实际上袁家虽然是武术世家,可袁家的武术一无门派,二无根底,属于京剧武丑出身的“杂家”。

跟自己这种正儿八经是拜了师父的“国术馆传人”比不了,和张缙这种专业武术队里拜了先生的传承更比不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虚头。

可真要论起来根正苗红,这里面不管是拜了叶问的弟子梁绍红为师的叶问也好,还是张震的老师王世泉……大家都是有传承的。

袁合平就没有……

门户之别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

而且,真要论起来,梁潮伟要喊自己师姐。

因为他是08年才拜梁绍红为师的。而自己则是07年。

张震要喊自己“师叔”。

因为他的老师王世泉比自己师父于诚惠矮一辈。

张缙呢,更特殊一些。

他要是够胆,可以喊自己一声“师妹”。

他在武术队的时候,修习的是陈氏太极拳,师传小架陈氏太极拳的掌门人陈春生的弟子肖佳泽。但武术队没师承这一说,从武术队毕业后,他拜了袁合平为师。

袁合平和于诚惠没法论辈分。

没办法,师父是山东国术馆出来的。当年那批国术馆的先生辈分都太高,不好论。

但讲道理,师父的辈分应该是和袁合平的父亲袁小田是一代的。

可还是那句话,袁家不算正儿八经的武林传承。

不管是南拳北传,还是北拳下江南……这些武林人士的事情和袁家也没啥关系。

大家各论各的,他够胆子可以喊自己一声师妹。

可实际上要真开始算于老爷子的辈分,这一圈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

不过嘛……这些都是武林上的事情。

没必要那么较真。毕竟要论起来,袁老爷子的地位在电影节可是宗师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