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离谱到家了(第5/6页)
字迹密密麻麻,虽然都是断断续续的,有的是一则逸闻,有的则是一段话。
但从前面的记载,俩人都能看得出来,蜜蜜在为这个角色的武功凌厉,狠辣,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而等刘一菲看完时,她扭头看了一眼刘知诗。
虽然没说话,可刘知诗却明白她的意思,微微点头后,刘一菲这才翻到了第二页。
然后是第三页,第四页……
俩人看的速度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杨蜜也不打扰。
只是在一旁看着俩人翻书的模样在发呆。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大概翻了七八页之后,忽然,俩人看到了记事本里有一页单独的字迹。
占据了满篇。
“太狭隘!”
“宫二,该更高一些!”
这两句话写完,俩人再次翻篇时,就看到了一行字:
“五四运动之后,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追求自由平等,反抗传统家族制度的封建特性。”
“宫二不应该只是一台暴力机器。应该结合起来。”
“暴力与反抗,象征着‘新女性’僭越社会规范,但‘宫家’或者‘父亲’更应该影响着她。她应该有着一副效忠父亲、恪守‘纯孝性诚’的儒家规训的传统面相,同时也混合着‘新女性’的影响……”
“新中有旧、并行不悖。”
看到这一行字,俩人没来由的有一种感觉。
好像……这才更像是当得起“宫二先生”的特点。
然后继续往下看的时候,忽然,刘知诗留意到了记事本上的标签。
“一菲,你看这个。”
“……?”
刘一菲随着她的指点,看向了记事本上的标签字迹。
就在俩人翻阅之前的内容里,有一个小标签,就贴在“太狭隘”那一页的上面。
“见自己。”
什么意思?这个阶段……是蜜蜜觉得自己设计的“宫二”处于见自己的阶段?
然后,刘知诗又指着第二张标签。
是从俩人目前看的这一页,向后面延伸了大概……一二十页的厚度。
标签上面写着:
“见天地——见山不是山。”
见山不是山?
看到这一句,刘一菲本能的寻找下一个标签。
然后又隔了一部分内容,俩人看到了第三个标签。
“见众生。”
“……看看?”
听到刘知诗的话,刘一菲点点头,顺着标签翻到了那一页。
上面同样有着几行字:
“宫二见了众生,可一座武林压在身上,这众生,是否得见?”
“是否又留下遗憾?”
“众生若不得见,见天地、见自己又有什么用?”
“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从台词上来看,宫二似乎没跨过去。”
“或者……她的精神已经跨过去了,但物是人非,却选择了回头?”
“第三句台词意味着宫二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座大武林,是否真的容不下女孩的小小柔情?”
“如果宫二被困住,那困住她的到底是现实中的武林?还是她心里那座名为‘武林’的牢笼?”
满篇的疑问句。
看的刘知诗不自觉的展开了自己手里的那一页纸。
第三句台词是……
“当年要真硬着性子把戏学下去,我定会是台上的角儿……”
她看完后,挠了挠头。
下意识的抬头,看向了正在发呆的杨蜜:
“蜜蜜。”
“嗯?”
杨蜜回过神来,问道:
“怎么了?”
“这……真的只是你为了试镜准备的?而不是即将出演的角色?”
杨蜜点点头:
“对,等从西安回来,参加完《好声音》就要去试镜。”
听到这话,刘知诗第一反应是无语。
“可你这……花费的心血、劳心劳力的成本也太高了吧?万一你要是选不上……或者因为没有剧本的缘故,你思考的这些和剧本……就不说符不符合了,我觉得你写的东西意境太高了,如果这个剧本支撑不住……你没选上,不是做了无用功?”
她的话,让刘一菲也抬起了头。
虽然她已经从许鑫那得知了理由。
但那是导演的。
什么“演员为了一个好角色做准备不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