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钟(第5/11页)
要在平常,纪子巴不得早退,可这次,很莫名地,她突然想留下来,尽管觉得理由实在牵强:“我……我还没吃饱。”
瑰蕾点点头:“好吧,慢慢吃你们。”
刚出门就收到她的短信:我不会回来了。
“她不会再见我了。”叶海林笑着说,纪子一惊,赶忙把手机放好。
“很漂亮,可惜不是一条道的。”叶海林漫不经心地说,“你知道吗,这是很有趣的,有些人相爱,但不是一条道的,一块儿走,不过是一个殉了另一个的道;有些人是一条道的,即使无心,走着走着说不定最终走到一块儿了。”
这话直直落在纪子心上,好像有重量似的。她垂下眼睛喝着汤,好一会儿才轻轻岔开话题:“十几亩地,打算种什么?”
“时令蔬菜,跟着季节换,周围种一圈果树,木瓜、荔枝、香蕉,我请了两个老乡帮忙,收获的蔬果可以卖,也可以送货,都是有机栽培的,安全、天然。”叶海林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致。
“我也喜欢种菜,小时候在外婆家住,就是在菜园子里长大的,整天都不穿鞋,觉得泥土是香的,一个人给豆角秧抓虫子能抓半天,一点也不想去念书。”纪子带着点淡淡的怅惘回想,她没和信东说过这个,怕他说没志气。
“那你也来啊,我租块地给你,你有空就去打理,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叶海林笑道,“欢迎你成为小土豆农庄的第一个客户。”
“小土豆农庄?”
“对,我给这块地起的名字。”
“这个名字也太可爱了吧,不好意思,以您这样的年纪,小土豆庄主?”纪子忍俊不禁。
“我有衡量过的,叫老土豆有点委屈自己了,可是大土豆,你不觉得有点傻吗?”
纪子大乐。
那天晚上叶海林拉了她的手。
确切地说,是拉了她的手臂,那时他送她到马路对面叫车,绿灯剩下最后几秒,纪子想冲,海林忽然拉住她,旋即一辆摩托车从眼前驰过,他说:“小心,这边的车开得很快。”
然后就保持这个姿势,一直到绿灯再次亮起,一直平安地过了马路。
她记挂着这个动作,不知为何,不是因为谁,仅仅是这动作本身,那一瞬的依靠和安稳,那只手的温暖和切实。
其实如果她说,信东也会的。她说跟不上了,信东会停住流星大步回过头来;她说好冷,信东会脱下自己的外套;她说生日到了,信东便会去订蛋糕;她说拉我的手行吗,信东会应哦。
只是什么都要自己说出来,有时会好没意思的。
她没说的,他就不懂,不懂她快撑不下去了。
7
刘彤很守信,当晚就发了视频过来。
纪子不及细看,第一时间跑去告诉信东。
料到信东会很高兴,他高兴的标准动作就是用力地抱她一下,奖赏一般,就如每一次她敲下大订单,贷到一笔款,他会笑着,眼光潋滟地看着她,一把抱过来,用力得使人筋骨都要碎了。
那一刻,天旋地转,日月重生,她的心沉没又漂浮,那一刻,她确定他需要她、爱她、怜惜她,就那一刻。
总嫌那刻太短太短,得到的过程却又太长太长。
记起那年,争一个工商联的参展名额,她一口气干了会长手里整瓶五粮液,叫好声里,脸煞白煞白,强撑着出门打车,实在撑不住了,扑倒在车门边儿上,残存的意识,映入眼角余光的,却是长长的马路牙子,那么远,远得让人掉泪。
还有那年,千里追一个客户,连夜飞到大连,舍不得花钱住店,坐在酒店大堂强足的冷气里冻到天亮,灯光通明通明的,大堂雪白空落,痴望着前台伦敦、纽约、莫斯科、北京四只挂钟的分针,看它们一点一点地挪,那么慢,慢得让人无望。
在他的怀抱里她有时会非常害怕,害怕没有下次,所以她一直非常努力,非常拼命,努力拼命地,不做自己。
“好极了,我马上叫李睿过来改设计图。”信东拨了电话,刚才的笑还遗在唇角,“这一单我们吃定了。”
“老刘他们有几个月没开工了,刘彤说,就等这张订单了。”她稍稍有些不安。
“小厂在风暴里总是最先遭殃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做大。”信东把视频发到电脑,“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这也是自然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