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招贤令(第3/3页)

众商贾、行商哗然,他们是商人,走南闯北这么些年,从未听过如此之事,孟氏男要发掘野人、奴隶和那些生民为官?又或者是想要广纳天下贤良之人尽收北海孟地?

初听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孟氏男心中的胸襟与气魄,着实广大,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是啊,伊尹以前还只是一个庖厨,甘盘隐于野,可不就是野人吗?至于傅说何人?胥靡之徒也,此三者皆为殷商贤相名臣,他们可往殷商王事,天下能人义士何其多?为何不能往孟地而事?

若是能将这天下贤才都发掘到孟地来,那……

在座的诸位,基本都是孟地的行商,起源于此,身家性命皆在于此,如今战后的孟地欣欣向荣,前几日热血沸腾的凯旋仪式刚刚结束,这些人正愁区区薄酒难以为孟地奉献自己的一份热忱。

主君此时所托,让行商们兴奋不已,终于有了他们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

“主君,此事甚是简单,不过传言四疆罢了,我等往年走南闯北,所听所言不知凡几,只是……主君如此高调,当恐崇侯与大王忌惮啊。”

“君不见,西周之姬伯侯乎?”

有清醒者提言,众人纷纷醒悟,各抒己见,有支持暗地里偷偷散播求贤令者,也有建议主君先搜集群贤信息而后一一拜访者。

孟尝没有理会,人生苦短,封神或许可以搅浑水,但是商周之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北疆如今烂成这个样子,他还有什么好顾及的,加上此次冀州之行,大王与崇侯的认可与背书,孟尝想大胆一试。

试一试这天底下贵族与黔首的胆识,也试一试,这上古先秦之人,有几分血气与才能。

没有这些贤才,光靠他自己,如何能使孟地兴盛?

众行商参议结束,纷纷离开主府。

“快,给我准备商货,去市集扫荡物资,乃翁要前往东鲁行商走货。”

“阿父,这即将入冬,不好好在家歇着,此时您走什么商?”

“哼,竖子岂知吾与主君之志乎?行商之道在于奇货可居,雪越大,这木炭便越是好卖,孟地百废待兴,乃翁不过一行商尔,既无行军之能,也无治邦之策,若是能早日为主君觅得贤才,也算尽我之能。”

这一年,大雪初降,无数的大小行商一反常态,冒着大雪度过了岱宗,有的往辽东苦寒之地而去,有的南下东鲁、朝歌、南疆,也有不少人,往滨州、西岐方向而去。

就像是他们最初发家时,在苦寒中积累家资的情形,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再是为生计奔波,怀中更揣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