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苍白时代(第3/4页)
范雎的《纸业发展告之书》一出来,就没人盯着范雎修路了。
一大片的人在嘀咕:“这行业好,怎么都得投入一点。”
那些原本在瓷器上没能加入进来,眼睛都羡慕得红了的人,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
而百姓也是投来了关注,这纸业看上去也不小,范雎肯定又要修工厂,修建工厂得需要人吧,按照当初修瓷器厂来看,给的工钱可不少,生产纸张范雎又得招人吧,那些因为家里“富裕”一点没有被瓷器厂招进去的,这不机会来了。
他们虽然稍微“富裕”一点,其实也就不至于那么挨饿而已,若是有钱赚,谁会嫌弃呢。
于是,纸业入股招标开始,这一次可比范雎上一次鱼肆稀稀拉拉的几人盛况空前得多,范雎看到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果然有钱的人还是多,只是钱没有在平民百姓手里,是该让他们拿出来发展发展秦国惠及一下百姓了。
还有就是,修那条街的钱也从赵政和公子异手里扣出来了一份,街道开始翻修了起来,一半一半的修,这样市集就不用停,虽然肯定会有所影响。
众人发现范雎是真能花钱,虽然他也能赚钱。
用范雎的话来说,赚到的钱不花毫无意义,只有钱流动起来,大家才能更富裕。
“共同富裕。”
“先富带动后富。”
一个个奇怪的词语出现。
范雎是真实的执行着,从他给工人开的工资,让工人们乐呵得笑不拢嘴就能看出。
反正这钱不给工人们赚,最后也会落到股东们的口袋里面,范雎可不会干肥了资本家而工人吃不起饭的事情。
初心不能忘,别人先富了,忘记了还得带动后富,别自己富裕了,忘记了共同富裕。
其实说范雎有钱,他看上去是有钱了一点点,都能自己出资修街道了。
但说他穷,也是真的穷。
现代。
沈束正看着周宥在一本子上记录着什么,上面写着,今日采购大米花了多少钱,调料花了多少钱……
奇奇怪怪的东西,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好大一堆。
沈束都惊呆了:“宥哥,你们家破产了?”
宥哥连柴米油盐都开始记账了,这……这得穷到了何种地步。
但如果连宥哥家都破产了,这世界的商业恐怕也完蛋了。
周宥头都没有抬,答道:“你不懂这其中的乐趣。”
沈束:“……”
看看,买了几颗鸡蛋宥哥都得记下来,他不无聊吗?
沈束一脸不解地抱着那只三个脑袋的金毛,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他和肖耀现在报了一个搏击课程,每天累得跟狗一样。
搏击课好啊,因为最近的新闻,在能看得懂的人眼里,越发的觉得能打架或许真有用得上的一天。
电视上,新闻正在播放着一则奇闻。
大概是在地底发现了几具古尸,尸体不腐不败,鲜活得栩栩如生。
若是放在以前,这必定引起轰动,但现在看得已经麻木,最近已经连续出现好几起这样的新闻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底的发掘越来越深,结果,新的资源发现没有暂且不说,到是发现了很多不腐不败的古人尸体。
先前甚至发现了一个死人军队,上百人,据说应该是一处战场,还在继续发掘中。
至于为什么战场在那么深的地底,没人能说得清。
倒是专家解释了这些尸体为什么没有腐败,应该是地底环境特殊造成的。
所以这么一则只发现了几具古尸的新闻,已经让人提不起什么刺激和好奇的感觉来了。
沈束说道:“不就是和范雎家里那两朋友一样。”
“什么地底特殊环境让尸体不腐不败,这些专家乱说,看看范雎家里那两朋友,也没有用什么特殊办法保存,不也一样没有一点腐败。”
他和肖耀时不时要帮范雎照看一下那两具尸体,所以尸体的变化他们一清二楚,若真如专家说的是因为地底形成了特殊环境,那么尸体离开那环境后,这么热的天也早该有变化了才对。
这时,又是两则奇闻。
在沿海一城市发生暴雨,海浪卷击周边城市,据目击者称,一巨大的手臂从海水中伸了出来,直接将海岸线上的一栋大楼生生拖入了大海。
受访者情绪有些激动,看上去受了很大刺激,精神极其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