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4/5页)
紧接着皇帝又下了旨意,任命临泽县令孟长生接任甘州知州,任命孟长康接任临泽县令。
一连串动作彻底将孟家推到了京城的舆论中心风口浪尖,只要眼睛都不瞎的都知道,如日中天的孟家又回来了。
人人都道皇恩浩荡,亲弟弟附逆,孟家不但全身而退,几年之后还能风光回来,真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非孟家没有女孩在后宫,祸国妖妃的名头绝对跑不掉。
当然这都是民间以及一些不明真相的年轻人私论,朝廷重臣们对此接受良好,从孟庭义离开京城那天起,他们就知道孟庭义还会回来的,皇帝不可能真罚孟庭义,皇帝可怜孟庭义都来不及呢。
实在是孟庭义与皇帝的遭遇太像了,都是亲爹偏心小妾庶子,也同样都是不省心的弟弟造反。皇帝的弟弟还是主谋。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说皇帝能恨死孟庭义吗?不,他不会,他又不是神经病。
皇帝是个正常人,同样的遭遇让他看见孟庭义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他私心里同情孟庭义。作为一名合格的皇帝他更知道孟庭义的才华,所以重新启用孟庭义和孟家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没有丝毫的意外。
就在孟蝶满心欢喜的盼着祖父祖母回来的时候,京中的舆论走向渐渐不对,倒不是针对孟庭义什么,而是针对孟蝶。
不知从哪里传出孟蝶骄奢无度的传言,一开始很多人都嗤之以鼻,渐渐的传得有鼻子有眼,直到有人说,那灰树花蘑菇是用白糖养起来的,这个传言被传到了顶峰,并且谣言越传越烈。本是欢喜无限的侯府因为这些流言蜚语也蒙上了一层阴霾。
这一日早安的时候侯夫人忍不住问:“蝶丫头,针对那些流言,你怎么看?”
孟蝶笑得从容:“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横竖我又少不了一两肉。”
侯夫人顿时就笑了:“你不放在心上我也就放心了。”
方氏气哼哼的:“要我说这些人就是闲的。”
吴氏也满脸愤愤:“可不就是,而且他们怎么知道的用白糖,这简直就是偷方子嘛!这群小人,偷了方子不但不捂着,还好意思拿出来说嘴,真真是脸皮比城墙还厚。”
从武城回来的岳氏不吭声,这事儿吴氏和方氏不懂怎么回事,她是懂的,这事儿不是冲着孟蝶来的,而是冲着孟庭义,挡不住孟庭义前进的步伐,给他添点堵,让他回京回的没那么体面风光罢了。只是……岳氏偷眼扫了宁夫人一眼,大嫂这表情怎么不太对?
说到了方子,孟蝶同样悄悄的看了一眼宁夫人:“什么方子不方子的,当初我大面积买人种蘑菇,就没想过守住这个方子,他们乐意学就学,横竖这养蘑菇的底料他们想得也没那么容易,说实话,给他们方子也是白瞎,我估计他们传闲话八成就是在生闷气。”
吴氏顿时就乐了:“我说呢,这偷了方子不悄无声息的种蘑菇,还拿出来说说说的,合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白忙活了。”
孟蝶:“正是如此,所以嘛!他们传的越厉害我越高兴,这说明他们的心里气儿足。”
吴氏方氏哈哈大笑,岳氏也跟着乐呵:“你这个促狭鬼,真真是一点儿也不吃亏。”
孟蝶:“那必须的,吃什么也不能吃亏啊!”
宁夫人的面色总算好了不少:“这方子漏了真不影响你?”
孟蝶:“不影响,他们找不到白糖的替代品,若是真用了白糖,那灰树花得卖多少钱一斤?还不够他们亏的。”
宁夫人的脸色终于露出点点笑意:“该!一群不学好的东西。只是这流言蜚语的到底不好听,对你怕是有些影响。”
孟蝶笑了:“母亲,这流言蜚语的我自来就没少受,还怕他们这点儿话?若是说得严重了,勋贵人家骄奢无度自有督察院的御史来参我,到时候大不了我去勤政殿同他们辩一辩,总能说得清是非曲直。”
岳氏颔首:“这话很是,要我看,现在最愁的未必是那些偷了方子又没拿到好处的人,说不定是督察院那群靠嘴巴吃饭的御史,毕竟我们蝶丫头这张嘴可是不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