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用太好(第2/3页)

“哦?”陆玄诧异的看向张玉清。

“为师如今即将化道,身体已经融入气运之中,所以为师掌握了一定人道规则能力,有些类似于儒家,这东州范围内,为师可以制定规则,但代价就是制定完成之时,便是为师彻底化道之日。”张玉清解释道。

制定规则?

陆玄看着张玉清有些失神,几乎是脱口问道:“值得吗?”

这是陆玄最大的疑惑,不只是说化道,而是张玉清做得这一切。

他如果不创立归一教,如果不沾染人间气运,就算没有后来的修为,也能活很久很久,为何要主动参与进来?

“值得吗?”张玉清看着陆玄笑道:“想听听为师的过往吗?”

陆玄点点头。

“为师自小是孤儿……”

随着张玉清的讲述,他的一生也在陆玄面前缓缓展开。

他自幼便被师尊收养在道观里,跟着师尊学道。

张玉清的天赋不错,也是他师傅收养他的一个原因,二十岁时,就已经修到了金丹境。

但是在此之后,十年未得寸进。

询问师尊时,师尊只说想要再进一步,还需入世,只是这其中风险太大,他师傅不愿他冒着个险,其实金丹期已经不错了,青灯古观一生也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只是当初的张玉清,就跟所有年轻人一样,认为自己就是那个万中无一的人,他想要下山看看。

师傅没说什么,似乎已经知道了他的选择,临走时,传了他一本道经,让他烦恼时看看。

那只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道经,道士入门必修课,张玉清早已倒背如流,他明白师傅为何给他这个。

只是当时也没多想,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下山了。

张玉清下山那年,当今天子还是先帝诸多子嗣中一个小透明,但天下已经开始有了民不聊生的迹象。

初入世的张玉清当时还不太懂那些复杂的局势,只是心软,见不得百姓受苦,每到一地,便为百姓治病。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玉清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救人,但百姓却似乎越来越苦。

他不明白这是为何?

他开始游历天下,渐渐地,他发现百姓的病对这天下来说,只是小病,他看到太多欺压良善,看到太多百姓为生计苦苦挣扎却不得两餐温饱。

相比于这些,身体的病痛反而是小疾。

只是张玉清不懂政治,只能觉得这个世界好像病了,病根似乎在朝堂,在官员。

但他不知道该如何治世界的病,只能一路走一路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下山后第三年,张玉清发现自己许久不动的修为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晋升到了元婴境。

但却没有想象中的惊喜,心中所想的,只是一路走来看到的苍生疾苦,他觉得自己该为这天下做些什么,也是那时候开始,他开始广收门徒,传递自己的理念。

这门徒中,也不乏达官显贵,只是相比于理念,这些人更想寻求长生之道。

那一年,他带着满心疑惑回到道观去见师傅,想在师傅这里寻求答案,但看到的却是已经白发苍苍的师傅,似乎随时可能死去。

也是那一年,他知道了气运之说,师傅是被自己连累,气运缠身,最终在见过自己最后一面后驾鹤西去。

得气运缠身者,不得长生!

真是吓人呐。

但当时的张玉清却并没有多少害怕,那一年也是当今天子登基的一年,张玉清的归一教其实就是在那时候正式建立的。

他一路来多行善举,被百姓爱戴,无形中,便引得气运加身。

建立归一教后,气运聚拢更快了,短短十年间,他就达到元婴后期。

再后来,眼见天下百姓越发困苦,归一教也开始遭到朝廷的打压,后来就是归一教起义的事情了。

“为师想建立一个没有欺压,人人都能和平共处的世界,徒儿是否觉得有些可笑?”张玉清看着陆玄问道。

“是有些幼稚,欲壑难填,比别人过得好,掌控他人主宰他人几乎是人的本能,酒色财气样样叫人沉迷,但也正是因此,人族能一步步发展至今,师尊想要的世界太过美好,也不真实。”陆玄点点头。

只要这个世界还是人在治理,不管哪种制度,斗争都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