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第3/7页)
清音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原则收下。同时,林露西那边因为这件事闹得颇为光火,也不想再在龙国待下去,跟清音他们告别一声,第二天就飞回国去了。
不过,走之前她也要到了清音的工作单位和地址,她回去之后一定要跟爷爷好好的宣传宣传,她这次在龙国的旅行虽然不太顺利,但她遇到了传说中的神奇的东方医术,也不虚此行。
和众人告别之后,清音和顾安自己搭乘公共汽车,先到接陈专家的医院一趟,陈专家的治疗还有一天才能完成,他们可先在京市玩一天,到时候直接来医院接人就行。
清音记得,京市最大的古玩市场好像叫潘家园,她上辈子出差的时候来过几次,听导游介绍说潘家园是从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形成正式市场规模的,此时顶多就是些老头老太偷摸着倒腾,行家来了倒是能买到些真东西,可惜她两辈子都对这些不感兴趣,去了也只是看着顾安。
顾安在顾妈妈眼里是从小没离开过书城的,可清音看他在市场里的熟悉,可一点也不像啊。
这不,他带着她七弯八拐,在市场里绕了一刻钟才终于来到一间低矮的小平房面前,看门面很普通,门口有两三个老头在下象棋,屋檐下挂着两个鸟笼。
顾安在木板门上敲了几下,一位戴着黑边框眼镜的老头开门,看见是顾安还愣了愣。
“胡伯伯。”
“是顾安啊,快进来。”
顾安简单的介绍了清音,又问了几句老人家最近好不好,清音通过他们交流才知道,原来这位胡伯伯是他机缘巧合之下结识的一位忘年交,这几年虽然未曾联络过,但二人关系还是比较熟稔。
不过,清音也发现,胡伯伯的营生可能不是能见光的,外屋看着是间普通的二手书店,古玩店,但一道小门进了里屋,就是一间摆满各种各样灯具、放大镜甚至打字机的工作间。
毕竟,这年头正规单位都没有一台打字机,他私人居然能拥有老苏国制造的打字机,这本身就不简单。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清音都尽量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眼睛也不乱瞟,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那位胡伯伯见她只安静地坐一旁喝水,心里暗自点头。
“是这样的,我今天来麻烦胡伯伯,是想请您帮忙看一下,我们家里留下个花瓶,也看不出名堂,想请您帮着掌掌眼。”
“哦?带来没,我看看。”胡伯伯推了推眼镜,立马精神起来。
顾安从一堆行李中找出用海绵和衣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玉壶春瓶,放到桌上。
胡伯伯立马换了副度数更合适的眼镜,拿出一个放大镜,抱着花瓶仔仔细细的看起来。
看了足足四十分钟,清音都等得打哈欠了,估摸着还是在火车上待得太久,人还没缓过劲来,没一会儿居然想打瞌睡。
加上屋子里光线非常暗,又实在是太安静了,连屋外鸟笼里的鸟儿们也销声匿迹,清音不犯困都不行。反倒是顾安,精神得很,虽然也没出声,但精神高度集中,眼神集中在胡伯伯的动作上……
终于,就在清音不记得是打第几个哈欠的时候,胡伯伯摘下眼镜,放下放大镜:“东西确实是康熙年间真品,但不是什么珍品。”
清音被两个“真品”和“珍品”弄得稀里糊涂的,顾安倒是听懂了,“果真?”
“我敢用我五十年经验保证,这样的品质,在潘家园能卖二百块吧,遇到识货的最多多三十块。”
230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相当于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可清音还是有点失望,毕竟按照那天跛脚男人的态度,她以为会是条大鱼,谁知道就两百多块钱,对现在的她来说,还真不算多。
“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记或者标记?”顾安试探着问。
胡伯伯想说没有,但还是又戴上眼镜仔细看了一圈,摇头。
顾安有点失望,他也觉得以马二爷的地位,这应该不是个普通瓶子。难道真的是他和清音想多了?
“如果你们想出手,信得过我的话,就先放我这边,我尽量给你们找一个出得上价的买家。”
顾安看了看清音同样有点失望的神色,忽然就有点不想卖了,两百多块听起来是不少,可他也没忽略她每天兴致勃勃给花瓶插花换水的样子,以及因为那束小野花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