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3页)

苏轼:?????

你是魔鬼吗?

小小年纪的,想法怎么这么恶毒!

霍善哼哼唧唧。

让你骂我舅公!让你骂我爹!让你骂我……算了,姨公勉为其难让你骂骂好了,因为姨公这人贼拉坏,整天跟小孩子(霍善本人)抢吃的。

苏轼知道自己这是得罪小东道主了。

不过小孩子的想法就是可爱,明明都在生他气了,想出来的法子竟是叫他长命百岁。

虽然知道自己挽救败局的可能性很小,可只要活着总能聊尽微薄之力。

苏轼不是会颓丧太久的人,很快便精神抖擞地跟华佗去做指检了。

李时珍啧啧赞叹:“不愧是东坡居士,心态调整得真快。”

见霍善瞧着还有点气呼呼的,李时珍便给霍善讲了苏轼在吃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可是连患了痔疮都能给自己做芝麻茯苓饼的人!

正好霍善从刘彻那里薅了不少胡麻过来,回头可以让苏轼做给他尝尝鲜。

李时珍谆谆善诱:“按照华前辈的说法,如果真的要做手术,那术前可是要禁食的,到时候你就趁着他禁食清肠的时候让他给你做饼。”

对吃货而言,什么最残忍?

那肯定是能看不能吃最残忍!

张仲景两人:?

你个李时珍怎么回事?一开始你不是还挺爱苏轼这位大文豪的吗?怎么感觉你挺喜欢看大文豪乐子的呢?

李时珍捋须微笑。

人越厉害,乐子才越大。

换成个普通人,就算他拥有三十年老痔疮,跟大伙又有什么关系?还是得大人物的陈年老痔才容易引人关注!

霍善听了李时珍的建议很是心动,他醒来后哒哒哒地跑去找李长生,跟他说起医馆那边入驻了华佗的事。

还有苏轼的到来。

苏轼,听说是个大文学家、大美食家,可惜他坏,骂舅公,一会就让他给大家做芝麻茯苓饼吃!

李长生一开始听得很认真,等听到“芝麻茯苓饼”的时候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所以最后还是绕到了吃上面。

李长生温言笑道:“好,让你师弟先准备好胡麻和茯苓。”

霍善这才高兴了。

李长生把霍善交给易知投喂,自己过去医馆那边看看是怎么个情况。

医馆中,华佗已经给苏轼做完指检了。

哪怕已经和自己的陈年老痔做了那么多年斗争,苏轼还是头一回让旁人给自己检查这位“老朋友”的大小与具体方位。

豁达如他也觉得这个体验挺怪的。

华佗正在给他做思想工作,大意是你这位“老朋友”已经很大了,经常一复发就疼得你满床打滚,建议还是切了。

华佗还表示,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能帮你把包皮也顺手割了,一次手术,两种体验,你要不要试试看?

面对自己在现实里接待的第一个手术患者,华佗认为自己提供的都是最良心的建议。

就是术后可能要难受几天,毕竟只切后面只是排便痛,把前面也切了那就是大小便都痛了。

苏轼:?????

这个医馆的人都太可怕了。

华佗正给苏轼讲“长痛不如短痛”“割包皮的好处与必要性”以及“没事的保证术后休息个三四天就能活蹦乱跳”等等术前思想动员工作,李长生就找了过来。

华佗知道李长生是知情人,直接让李长生进来帮把手。

双方相互见礼。

李长生观华佗言行举止,心中对他来自汉末的说法已信了大半。他主动询问华佗:“前辈可有什么是要晚辈帮忙的?”

华佗看了眼苏轼。

苏轼的痔痛已经让华佗先用栓剂止住了,所以他现在陷入了巨大的挣扎之中:割,还是不割,这是个问题;割一边,还是割两边,这也是个问题。

不管古往今来,做手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件大事,像这种摘除“外客”的手术还好,理论上愈合后便对患者身体影响不大。

换成那些切肝切肺切脑子的,造成的影响可就难以预料了。

按照中医的思想,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令整个机体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有整体保持这种平衡,人才会维持在正常状态。

要是其中一环被你切掉了一部分,整体的平衡就很容易崩溃,各种问题会接踵而来。

对医家而言这算是坏病中的坏病,治坏病时得想方设法调整治疗方案,这种能力并非所有医家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