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马三儿笑了。

“嘿嘿,报警?”

他指了指店里头的人:“我们就在你这坐着,抽抽烟,喝喝水,什么事儿都不干,你去报警说啥?说店里头不让人坐?”

“再说了,你们家不是自选麻辣烫吗?我也不白坐着。”

他往身后挥了挥手:“来。”

身后立刻有小弟端起小盆,到已经摆好菜品的自选区夹了个丸子,吊儿郎当地走到前台,伸手放那。

“来,我就吃这一个丸子,卖不卖?一个丸子吃一天,你们好像也没说不行吧?啊?”

二柱子赶紧连拉带扯地把小丫拽回去了,沈寅初看了一眼马三:“行,我今天关门考虑考虑,总行吧?”

这个马三的名头他没听过,总要打听打听再做计较。

“哟,还要考虑考虑,”马三也没准备今天就能要出来两千块,这时候的两千块那可不是小数目,“行,只要你真关店,那我们就走。你可别打偷偷开店的主意,我告诉你,咱不缺人盯着你!”

马三转身就走了,小丫眼泪含在眼睛里头转圈圈,咬着牙不出声。二柱子绕出来问沈寅初:“哥,咱咋办?”

和沈寅初不一样,他可听过这个马三!这可是本地混得好的几个团伙之一的小头头,虽然不像是另外两个团伙一样,手上有过人命传闻,但是也弄黄过好几家店了。

“先关门,回去想想再说。”

沈寅初倒不是很慌,他只是在心里头权衡着,要不要为了这件事搭上吕书记的人情。

当初水变油那件事,他的确是让矿里头少了几千万的损失,但是这人情也只能用一次,多了那可就是不知好歹了。用在这么一个小流氓身上,沈寅初总觉得心里头有点不甘心。

能自己解决,最好还是自己解决。

“关店,大家先都放假吧,哪天来干活,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们的,”顿了顿,沈寅初加了一句,“关店期间,一切工资照旧。”

这时候卷帘门还不是很流行,店外头一般都是可以拉开的铁栅栏。沈寅初亲自把铁栅栏拉好,用锁头锁上,扭头一看,正好看见有个很嚣张的小混混往地上吐了一口,转身走了。

最多明年,这小混混进去少说得三年以上,公检法联合从严从重打击团伙,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今年,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秋后的蚂蚱瞎蹦跶。

带着小丫和二柱子回家,沈寅初严禁俩人在家里头提起这事儿。二柱子憋得发慌,带着白露为霜玩了一会儿,实在受不住,跟沈寅初说了一声就回村了。

小丫一个人气鼓鼓地回屋去了,拿起她那条织了不到三行的毛衣开始拆。

老太太看着纳闷,走过来看沈寅初:“丫这是咋了?我看二柱子也不咋对劲儿似的。”

“奶,没啥事,今天店里头停水了就关门了,她这不是心疼这一天挣的钱嘛。”

沈寅初可不敢把事情告诉老太太,万一气着怎么办?虽然说七十三八十四,老太太过了一个坎了,可是毕竟岁数大了。

他利落地把之前买了冻在窗户外头的鸭头鸭脖拿了进来。

宏达肉禽厂除了有鸡肉出售之外,也有些鸭货,现在的鸭头鸭脖之类的东西远远不像后世那么贵,倒是鸭蹼作为一道菜要贵一些。

东北养鸭子的少,宏大肉禽厂也只是顺带着收,出货量并不大。不过,出货量再小,让沈寅初做点小吃还是足够的。

横竖店已经关了,沈寅初又有吕书记这张底牌在心里头放着,他索性不慌不忙地开发起新产品来。

不管是绝味还是周黑鸭,归根结底吃的都是一个味道,这东西风行大江南北的时候,沈寅初曾经略略看过一点网上的配方,现在已经记不住了,只能靠自己一点点试过来。

他倒是喜欢这个慢慢开发调味料的工作,备好了花椒麻椒红辣椒,还有冰糖陈皮大料等等,开始慢慢熬制卤汁。

小丫在屋里头本来焦虑得连一行都织不完,跑出来看见他哥又开始鼓捣不知道什么,跑过来偷偷小声道:“哥,你咋一点不急?”

“急有啥用?”沈寅初到底不敢把底牌告诉这丫头,小丫大嘴巴,万一提前嚷嚷出去就没用了,“小丫,你这马上就十九了,咱稳当一点,大姑娘了!”

小丫嘴巴撅得像是能挂油瓶,站了半天,发现他哥反复试验调料就是不炖肉,气得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