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内外勾连(第5/6页)

“看蚂蚁搬家啊,你小时候没有学过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吗?”

“有这说法?”伯景郁一脸疑惑。

“有啊,我小时候学的。”

“我跟你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我没学过。”

庭渊哦了一声。

伯景郁觉得庭渊现在的行为是逐渐被念渊和念舒同化了。

念渊和念舒还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庭渊问:“今天去衙门有什么发现吗?”

伯景郁摇头:“一切正常,沈文清表现得太淡定了,非常胸有成竹。”

“那我们去看看江峰,看他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伯景郁想把念渊和念舒送到平安和许昊那边去,两个孩子都不肯走,非要留下来看蚂蚁搬家,伯景郁只好让惊风留下来陪着他们。

他则和庭渊一起去了地牢。

他早就病入膏肓,曾经的少年是他唯一的解药。吃不下,就会死。

地面上是一个木制的剑匣,散发着雨水和竹木的清香,沈乘舟打开后掏出一把剑,剑鞘似乎已经锈蚀了,祝茫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在心中不屑地嗤笑一声。

废铜烂铁。

这种东西也想送人?不嫌寒酸?

狗都不要。

他内心嫌弃不已,目光缓慢上移,从剑尾往上一寸一寸地游走,可渐渐地,嘴边漫不经心的笑容凝固了。

沾着一些泥土的剑柄上,一枚玉佩被风吹得旋转了一圈,雨水击打在上面,好似发出了一声“叮铃”的脆响。

那玉佩尾端带点红,玉面上刻着玉兰花,在雨中慢悠悠地摇晃着。

他忽然间像是被人猝不及防地狠狠扇了一巴掌,在一阵突如其来的晕眩中,他听见了沈乘舟在唤他:“阿茫。”

沈乘舟似乎有些不解。他说:“你的玉佩,怎么会和庭渊的玉佩一模一样?”

不多时,晏七娘便被带来了。

模样确实清秀,可她的眼角下没有泪痣。

其中那位对晏七娘有印象的官员看着眼前的女子,左看右看。

随后问刘老爷,“这是晏七娘?”

庭渊记得这官员说过,晏七娘身高大约六尺五(一米六二),如今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晏七娘的身高肯定没有六尺五,最多最多六尺三(一米五七)。

庭渊问晏七娘:“你有多高?”

晏七娘道:“六尺二(一米五五)。”

杏儿站到她身边去与她比了一下,她只到杏儿的眼睛,“我有六尺六(一米六五)。”

如此也能证实,晏七娘确实是六尺二。

庭渊问那官员,“这可是你当日见到的晏七娘?”

“不是。”那官员很果断地回他。

另一名官员也回道:“我虽不记得晏七娘的模样,可她确实不是那日我们看到的女子。”

伯景郁道:“那便是有人冒领了晏七娘的身份。”

庭渊问晏七娘:“上个月二十六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晏七娘不明所以,但她很认真地回了庭渊:“回公子,妾那日回门。”

刘老爷为七娘作证:“七娘那日的确回门,正室三日回门,妾室第七日回门,本我该随七娘回门,当日赶上我岳母生辰,与夫人一同回岳母家为其祝寿,便不曾与七娘回门。”

通常来说妾入夫家,丈夫是否回门,律法没有明确规定,全看丈夫的意愿。

有些不在乎的,男人从头到尾都没露面。

如此说来,那日自称晏七娘的女子,便不是晏七娘。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懵逼。

庭渊倒是早有预感,和他想得有些偏差,但整体不影响判断思路。

他问晏七娘,“你认识的人多吗?有多少人知道你嫁入刘家做妾?”

晏七娘微微偏头,半晌说:“很多。”

刘老爷解释道:“七娘是戏班子里的戏女,在我们栖烟城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名伶,迎她入府,城内不少名家都来了,知道的人确实很多。”

“那你可曾得罪过什么人?会处心积虑嫁祸你的人。”庭渊问她。

晏七娘摇头,有些不明所以,“公子指什么,若说谁会嫁祸于我,我在戏班子唱戏的时候,得罪的人倒是挺多。”

庭渊与伯景郁对视一眼,随后决定还是明说。

“你回门那日,在你们府宅后面的梅雨巷里,一姑娘被城内的采花贼杀害,报案的女子自称自己叫晏七娘,身高约六尺五,眼角有一颗泪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