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正月十五(第3/3页)

最后面当然也少不了锣鼓,敲敲打打就图个热闹。

……

等看完旱船,接着走来的就是“背桩”队的表演。

背桩表演下边是一个有足够力气的人,身上绑着个杆子,杆子上半截会根据情况弄不同架子,然后架子上再绑个人。

确实是绑上的,不过不是紧紧绑死的那种,而是像安全绳之类的。

在上面那些穿着打扮成戏曲人物的,都是小孩儿,他们在上面翻跟头表演啥的,不保证安全可不行,掉下来可没钱买药。

因为这年头条件不好,没有什么好材料,所以那些架子为了保证结实耐用,都是铁家伙。

加上小孩儿的重量,这些走在下面的并不吸引人目光的背桩者,每个人背的最少六七十斤甚至更多。

从村里绑好架子,到镇子边绑上孩子们,然后在街上表演到彻底累的不行找地方休息,那会儿人人都是一身大汗,大冷天的能把衣服湿透,很辛苦的。

过几年人们都开始向钱看,这些东西就被放到了仓库落灰,又过很多年上头要支持民间艺术,于是把这些架子又翻了出来。

于是就有了燕长青曾经刷过的老家这边的视频,一个老头正破口大骂:“一群小伙儿找不出来个能背桩走二里地的人,这些年你们吃香的喝辣的都到狗身上了……”

真的很累人,顶着大几十斤的架子,虽然也可以用手托一下,但不可能一直托,还要一直挺直腰板走路,不是经常干下力活的人,坚持不下来的。

但是大家现在看的还是很欢乐的,成年人知道表演不易,出个几分几毛钱意思意思的也有,小孩子们则是跟着队伍跑前跑后的欢呼……

有远有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锣鼓声,欢声笑语起哄声更是到处都是。

气氛真好!